搜索
首页 作者

《俞成大送新芋》

谢三郎女改蓑衣,繿缕中藏玉雪肌。
柱上莫愁无乳媪,秋风得此可忘饥。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位贫困却高洁的女子。诗中描绘了女子的外貌和内在品质,表达了对她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句“谢三郎女改蓑衣,繿缕中藏玉雪肌”,通过“改蓑衣”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贫困生活,而“繿缕中藏玉雪肌”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美丽和清贫,仿佛她的肌肤如同白雪一般洁白无瑕。 第二句“柱上莫愁无乳媪,秋风得此可忘饥”,用“柱上莫愁”的典故,表达了对女子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善良和乐于助人。在秋风中,女子虽然贫困,却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让人们忘记饥饿。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赞美了女子的美丽、善良和高洁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同情,以及对美好品质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通过形象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品质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传递了关爱和帮助他人的价值观。
创作背景
《俞成大送新芋》是宋代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当时洪咨夔在官场上任职,与俞成大是同僚。俞成大送给洪咨夔一些新鲜的芋头,洪咨夔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新芋”象征着新鲜、美好和生命力,而“故人”则代表着友谊和情感纽带。通过描绘新芋的美味和故人的情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珍视和向往。 此外,这首诗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新芋”被比作“玉盘”,“故人”则被拟人为“知音”,这些比喻和拟人手法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之,《俞成大送新芋》是一首充满感情和意境优美的诗歌,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关键字: 蓑衣 莫愁 秋风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