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谷志归后赋十首》
薄俗多端忤,残生底事成。 千成惊鹤化,万里厌鹏程。 能保中心定,悬知外物轻。 只嫌觅句基,四海有诗名。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纷扰,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坚守的坚定信念。
首联“薄俗多端忤,残生底事成。”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描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哀叹。而“残生底事成”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哀叹。
颔联“千成惊鹤化,万里厌鹏程。”这里诗人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鹤化鹏程是古代神话中仙人骑着仙鹤飞升的典故,诗人用它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和命运的变迁。而“千成”和“万里”则表达了旅途的漫长和艰辛。
颈联“能保中心定,悬知外物轻。”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内心坚定、不为外物所动的信念。中心定即内心坚定,不为外界所动摇;外物轻则表示对身外之物的淡然处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和坚守。
尾联“只嫌觅句基,四海有诗名。”这里诗人用“觅句基”来比喻创作之路的艰辛,但即便如此,诗人仍然坚持创作,追求四海闻名的诗名。这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坚守的坚定信念。通过对世态炎凉、人生起伏、内心坚定等主题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和艺术的敬畏和热爱。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
创作背景
《虚谷志归后赋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组诗作,创作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这组诗描绘了方回在故乡福建泉州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他对家乡山水、人文、历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这组诗中,方回以“虚谷”为题,寓意着自己内心的空虚和迷茫。他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以及与友人的交往,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以下是《虚谷志归后赋十首》中的一首:
```css
虚谷有声非竹雨,夜深还作读书灯。
十年奔走成何事,依旧青山绕故园。
```
这首诗描述了方回在夜晚听到虚谷中的声音,误以为是竹雨落下。然而,当他意识到这是虚谷中的声音时,他仍然继续阅读书籍。诗中提到了方回十年来奔波劳碌的经历,但最终发现回到故乡的青山依旧美丽如初。
这首诗表达了方回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他意识到,尽管经历了种种波折,但回到故乡依然能找回内心的宁静和安慰。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方回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虚谷志归后赋十首》是一组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作品,展现了方回对故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
相关诗词
-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