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
采采金樱子,采之不盈筐。 佻佻双角童,相携过前岗。 采采金樱子,芒刺钩我衣。 天寒衫袖薄,日暮将安归。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采采金樱子,采之不盈筐》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采摘金樱子的场景,表达了采摘者的辛劳和无奈。诗人通过细节的描绘,如“不盈筐”、“佻佻双角童”,使得整个画面显得真实而富有生活气息。
“相携过前岗”一句,则描绘了采摘者与小童相伴,一同越过前方的山岗,展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然而,随着场景的转换,“芒刺钩我衣”一句,诗人又将读者带入了另一个情境——采摘者面临困难,被芒刺钩住了衣服。
“天寒衫袖薄”一句,直接表达了采摘者的感受,天气寒冷,衣衫单薄,进一步强调了采摘的艰辛。而“日暮将安归”一句,则表达了采摘者内心的迷茫和无助,天色已晚,他们将回到哪里去呢?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和生活的真实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摘金樱子的场景,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采摘者的辛劳和无助。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创作背景
《金樱子》是宋代诗人丘葵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丘葵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然而,尽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丘葵仍然保持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它展示了诗人在艰难时期依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赏析:
1. 画面描绘: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金樱子象征着丰收的季节,绿叶衬托出果实的鲜艳。诗人以金樱子为线索,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2.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金樱子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在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情感显得尤为珍贵。
3. 意境营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绿叶衬红果”、“绿树阴中”等,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这种意境与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4. 结构安排:诗的结构紧凑,前两句描绘金樱子的外貌,后两句抒发诗人的情感。这种结构既简洁明了,又富有表现力。
总之,《金樱子》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田园诗,它展示了诗人在战乱时期依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三月花如檐卜香,霜中采实似金黄。
煎成风味亦不浅,润色犹烦顾长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