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铨舍后轩》

秋栏疏索水荭花,坐见花边日向斜。
莫问幽人超世诀,即心无累是仙家。
作品赏析
这首诗《秋栏疏索水荭花,坐见花边日向斜。莫问幽人超世诀,即心无累是仙家》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表达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诗。 首句“秋栏疏索水荭花”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栏杆疏落,水荭花盛开。这里“疏索”一词,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仿佛秋天的风轻轻吹过,栏杆在轻轻摇晃,而水荭花则在秋风中摇曳生姿。 “坐见花边日向斜”则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花儿在夕阳中静静地开放,时间的车轮在一点一滴地向前,而人却能静静地坐观这一切的变化,这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莫问幽人超世诀”是诗人的自我感慨,他并不追求什么神秘的超脱之法,也不向往什么神秘的力量。他只是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做,去生活,去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即心无累是仙家”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的总结。他觉得只要内心没有负担,没有烦恼,没有忧虑,那就是“仙家”,那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是一种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超脱、自由的人生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创作背景
《铨舍后轩》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铨舍后轩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蔡襄生活在北宋时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在官场上有着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热爱文学艺术。《铨舍后轩》这首诗就是他在官场生活中,闲暇之余游览铨舍后轩时所作。铨舍是古代官员选拔考试的地方,后轩则是铨舍后面的一个庭院。 赏析: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铨舍后轩的美丽景色。如“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形象地展现了夏日里树木葱郁、楼台倒映在池塘中的美景。这些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2. 诗中表达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如“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这种生活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3. 诗中的意境:整首诗以铨舍后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态度,营造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意境。这种意境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暂时忘却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沉浸在诗人所描绘的美好世界中。 4. 诗中的修辞手法:诗人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如对仗、排比、拟人等。如“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和谐优美;“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中的排比,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闲云潭影日悠悠”中的拟人,使得景物更具生动性。 总之,《铨舍后轩》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描绘、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下一首
《冬温》
诗词关键字: 向斜 花边
相关诗词
  • 1
    [唐]
    风后轩皇佐,云峰谢客居。
    承恩来翠岭,缔赏出丹除。
    飞盖松溪寂,清笳玉洞虚。
    窥岩详雾豹,过水略泉鱼。
    乡入无何有,时还上古初。
    伊皋羞过狭,魏丙服粗疏。
    白雪缘情降,青霞落卷舒。
    多惭郎署在,辄继国风馀。
  • 2
    [元]
    往岁相从今几许。
    今岁逢君,愈见真诚处。
    除却交情无别语。
    匆匆忍上归舟云。
    醉里犹歌长短句。
    醒后轩窗,历历余音度。
    销尽炉熏三两炷。
  • 3
    [唐]
    长安东门别,立马生白发。
    霁后轩盖繁,南山瑞烟发。
    尝忧车马繁,土薄闻水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