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叶伯宇和霞字韵计再作一篇》

全似襄阳隐士家,只添灵照减丹霞。
晚山寒后犹疑远,古木春来亦好华。
酒似竹光仍斩绿,人如锦面更添花。
了知衰病轻成醉,不但流涎向麹车。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襄阳隐士的家园,以及春日山间的美景。 首句“全似襄阳隐士家,只添灵照减丹霞。”描绘了襄阳隐士家园的宁静和朴素,仿佛只有灵照的影子,而少了丹霞的繁华。这里的“灵照”可能是指隐士的妻子或伴侣,她为这个家增添了灵性。“全似”一词强调了家园的朴素和自然,没有过多的装饰和繁华。 “晚山寒后犹疑远,古木春来亦好华。”这两句描绘了山间的晚景,山色寒意犹存,但远处的景色仍然令人疑虑。古木在春日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一片繁荣景象。这里的“犹疑远”表达了诗人的留恋和不舍,而“古木春来”则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酒似竹光仍斩绿,人如锦面更添花。”这两句描绘了酒的颜色和人的容颜,酒色如竹光一样清澈,人如锦面一样美丽。这里的“斩绿”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而“人如锦面”则表达了人的美丽和光彩。 最后两句“了知衰病轻成醉,不但流涎向麹车。”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他明白因为年老有病而容易醉酒,但这并不妨碍他向往隐士的生活,甚至流连忘返于酒香之中。这里的“麹车”指的是酿酒的车子。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襄阳隐士家园的宁静、朴素和山间春日的美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以及对年老有病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创作背景
很抱歉,我无法找到关于[宋]王洋的《叶伯宇和霞字韵计再作一篇》这首诗的详细信息。但是,我可以告诉您一些有关宋代诗歌的背景信息。 宋代(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以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而著称。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了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活跃于这个时期。其中最著名的诗人包括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在宋代,诗歌的形式和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的诗歌主要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后来逐渐发展出了更多的形式,如律诗、词等。此外,宋代的诗歌还注重表现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总之,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上一首
《冬温》
下一首
《北山》
诗词关键字: 流涎 古木
相关诗词
  • 1
    [宋]
    亲携琴册出烟萝,海国儒风近若何。
    笔挟龙渊灵不尽,官邻雪窦冷偏多。
    诗书千载关经济,师友三年要琢磨。
    老去喜逢奎运转,送君犹拂旧冠峨。
  • 2
    [宋]
    君不见东海狞龙子,学飞使逐风云起。
    又不见西域豪马驹,堕地一日能驰驱。
    叶家翁季亦如此,一经接武成师儒。
    毛锥如风腹如笥,快书疾读三千字。
    颇闻曾下仲举榻,不为频通祢衡刺,台书翩翩江上来,吾州自古多贤才。
    裹琴携砚速相就,为子归归山中来。
  • 3
    [宋]
    忆昨辛巳秋,张帆过仪真。
    别君适荆楚,寤寐怀故人。
    狂寇初败盟,道路多纷纭。
    思君不可见,疑君堕边尘。
    寄书无处所,消息何时闻。
    去年我东来,泊船旧江津。
    始遣访生死,戎马乃駸駸。
    仓皇径南渡,忧畏损精神。
    仲冬丹阳馆,惊喜忽见君。
    执手两无语,才泪欲沾巾。
    嗟予漫奔走,万里长酸辛。
    念君两鬓白,依然生理贫。
    开口论兵势,直气摩青云。
    长揖动卿相,囊封登帝阍。
    当路颇知己,拟活西江鳞。
    鲸波泛大海,去结山东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