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挽心泉蒲处士》

把钓秋风辱赠诗,伤心无路送灵輀。
欲书诔语应难尽,独倚寒梅照石漪。
作品赏析
这首诗《把钓秋风辱赠诗,伤心无路送灵輀。欲书诔语应难尽,独倚寒梅照石漪》是一首表达哀伤和怀念之情的诗。它通过对特定情境和事物的描绘,传递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首句“把钓秋风辱赠诗”描绘了诗人收到秋风赠诗的场景,其中“秋风”可能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也可能暗示着某种不祥的预兆。“辱赠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赠诗的不满和无奈。 “伤心无路送灵輀”一句,诗人用“灵輀”象征着离别或死亡,表达了失去朋友的痛苦和无助。“无路送”则强调了这种无法挽回的失落感。 “欲书诔语应难尽”一句,诗人试图用悼念的语言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但发现“难尽”二字难以描述内心的感受。 “独倚寒梅照石漪”是诗的最后一句,也是全诗的高潮。诗人独自倚在寒梅旁,映照出心中的波澜起伏。这里的“石漪”可能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波动。整个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和孤独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秋风的赠诗、灵輀的离别、寒梅的映照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失落。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挽心泉蒲处士》是宋代诗人丘葵创作的一首挽诗,用以悼念一位名叫心泉的蒲姓隐士。这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心泉的品行和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隐士的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 丘葵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选择远离尘世,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心泉蒲处士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丘葵与心泉有过交往,对他的品行和生活方式非常敬佩。因此,当得知心泉去世的消息时,丘葵写下了这首挽诗,以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赏析: 1. 诗歌开篇即以“幽人”二字点明主题,将心泉定位为一个超脱世俗的隐者。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心泉的生活环境——“松风竹露”、“云山雾海”,展现了其清幽、高远的意境。 2. 第二句“不问世间荣辱事”,表现了心泉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他更关注内心的修养和精神追求。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是隐士所向往的。 3. 第三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进一步强调了心泉的超脱心态。他并不关心外界的变化,而是专注于观察自然的美好,享受内心的宁静。 4. 第四句“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意味着心泉的生活不受世俗的束缚,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正是隐士所崇尚的。 5. 最后一句“何须惆怅别离情”,表达了诗人对心泉离世的惋惜之情。然而,诗人认为心泉已经达到了超脱生死的境地,他的离去并不会让人感到悲伤。相反,人们应该学习心泉的精神,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总之,《挽心泉蒲处士》这首诗通过对心泉隐士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以优美的笔触传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诗词关键字: 秋风
相关诗词
  • 1
    [宋]
    一泓落古寺,三赤开方池。
    怀山决渎后,烁石流金时。
    君看此廉泉,不增亦不亏。
    炯炯玉色透,灿灿金沙辉。
    朅来临古亭,石铫行相随。
    呼童试春芽,活火烹新奇。
    一咽利喉吻,再啜心视怡。
    泠然清风来,玉液通华池。
    忆我心地初,与水同一几。
    心泉本无事,何必希夷齐。
    曰泉已强名,况复有是非。
    一笑付自然,贪廉吾不知。
  • 2
    [宋]
    一榻琴书双门寺,片心泉石两林山。
    江楼把酒云供望,秋院支筇鹤对閒。
  • 3
    [宋]
    寒泉泻破青山腹,青山不改寒泉绿。
    幽人一心泉石心,倚溪著此数椽屋。
    窗外飘喷万斛珠,枕边玲珑一片玉。
    山涧金龙啸欲飞,涧底银蟾清可掬。
    敲磬愁惊晓鹭眠,停经坐看昏鸦浴。
    香浮茗雪滋肺腑,响入松涛震崖谷。
    清净耳观绝弦琴,广长舌相无生曲。
    客来坐此亦忘归,溪南溪北千竿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