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养气》

养气须令四体充,饥寒不动是英雄。
常羞仲子徒三咽,稍似颜渊只屡空。
举勤未尝为物碍,精神若可与天通。
氤氲开阖无穷妙,祗在绵绵一息中。
作品赏析
这首诗《养气须令四体充,饥寒不动是英雄》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道德修养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强调了“养气”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身体强健,才能抵御饥寒等困难,成为真正的英雄。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身体健康和意志力的重视,也是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其次,诗中提到了颜渊和仲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虽然生活贫困,但品德高尚,是儒家道德的典范。而仲子则是孔子所推崇的节俭之人,他虽然生活艰苦,但能够自给自足,不依赖他人。这些故事表明了诗人对勤俭节约和自立自强的价值观的认同。 此外,诗中还描述了诗人自己养气的状态,即举勤未尝为物碍,精神若可与天通。这种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修养的追求和内心的平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最后,诗中强调了养气的重要性在于绵绵一息中,即养气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坚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无穷妙的地步。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道德修养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道德修养的深刻理解,强调了身体健康、勤俭节约、自我修养和生命时间的价值。这些观点对于现代人也具有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注重身体健康、勤俭节约、自我修养和珍视生命时间。
创作背景
《养气》是宋代诗人丘葵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代,当时社会风气比较浮躁,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地位,忽视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丘葵通过这首诗来呼吁人们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培养自己的气质和品德。 诗中“养气”一词,指的是修养自己的精神气质,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丘葵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炼,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他引用了古代圣贤的名言警句,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提到了一些具体的修行方法,如“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来指导人们如何进行自我反省和修正。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对修身养性的深刻认识和倡导。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诗词关键字: 四体 养气 饥寒
相关诗词
  • 1
    [元]
    蓬头垢面,秘奥埋名。
    颐神养气忘形。
    并没纤尘挂染,意静心明。
    逍遥自然快乐,握玄机、修进长生。
    清闲处,管胜如火院,苦海冤坑。
    卧月眠云弄斗,调龙虎,婴娇女姹堪凭。
    斡运飞金走玉,杳杳冥冥。
    灵光一点来往,现元初、妙相身轻。
    乘鸾凤,指蓬瀛路上前行。
  • 2
    [元]
    伊予同里。
    自来交契。
    各贪浮名浮利。
    总悟无常,物物般般捐弃。
    予先别离宁海,又继而、贤来关里。
    愿同志,更同心同德,同搜玄理。
    慎勿攀援爱念,便宁心宁意,全神养气。
    尘世之中,不染不著为最。
    殷勤完全功行,常清静、有些消息。
    神光灿,泼焰焰焰地,是你真底。
  • 3
    [宋]
    仕路蹉跎又见春,区区深厌走红尘。
    未能解脱无穷事,长忆逍遥自在人。
    瓦缶汲泉朝灌药,羽衣蒙露夜朝真。
    洒然物外清虚境,呼吸淳元养气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