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得小儿书寄二陈学颜字有楷法》

前代风流颜太师,英风烈烈动朝仪。
危身已著当时节,正笔犹开百世疑。
儿作此书真识路,翁因忆汝念临岐。
殷勤莫改平原脚,庆及门闾会有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前代风流颜太师,英风烈烈动朝仪。危身已著当时节,正笔犹开百世疑。儿作此书真识路,翁因忆汝念临岐。殷勤莫改平原脚,庆及门闾会有时》是作者对前代风流人物颜太师的高度赞扬,表达了对颜太师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 首联“前代风流颜太师,英风烈烈动朝仪。”诗人以颜太师为前代风流人物,赞扬他英风烈烈的品格,他的行为在朝廷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联通过描绘颜太师的品格和影响力,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优秀人物的敬仰之情。 颔联“危身已著当时节,正笔犹开百世疑。”诗人进一步赞美颜太师的节操,他身处乱世,坚守自己的节操,不畏强权,不屈服于恶势力。同时,他的文章也犹如一把利剑,开导后人,让人们思考百世以来的问题。这一联通过描绘颜太师的节操和文章,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优秀文人的敬仰之情。 颈联“儿作此书真识路,翁因忆汝念临岐。”诗人回忆起与颜太师的离别场景,表达了对颜太师儿子的思念之情。儿子能够理解父亲的遗志,继承父亲的学问,这是诗人感到欣慰的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与颜太师的离别场景和儿子的表现,表达了诗人对后代的期望和关爱之情。 尾联“殷勤莫改平原脚,庆及门闾会有时。”诗人以颜太师家族的象征——平原脚为喻,希望颜太师的家族能够继续发扬光大,门楣兴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颜太师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一联通过描绘家族的象征和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对家族的关爱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前代风流人物颜太师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优秀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后代的期望和关爱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家族的关爱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创作背景
《得小儿书寄二陈学颜字有楷法》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代,当时王洋正在外地游历,收到了他的儿子寄来的一封信,信中附有一幅书法作品。这幅书法作品的字体非常工整,让王洋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自然,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诗中“得小儿书”指的是收到儿子的信和书法作品,“寄二陈学颜字有楷法”则是说儿子在信中附上了一幅书法作品,并且字体非常工整。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骄傲和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和鼓励。 此外,这首诗还展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诗中提到的“楷法”是指一种规范、端庄的字体风格,这种风格在宋代非常流行。作者通过赞美儿子的书法作品,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书法风格的推崇和喜爱。 总之,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亲情、赞美艺术的优秀作品,它通过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欣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底蕴。
诗词关键字: 太师 平原 时节
相关诗词
  • 1
    [现代]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五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 2
    [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3
    [唐]
    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
    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
    长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
    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
    牵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
    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
    小大必以情,未尝施鞭箠。
    是时三月暮,遍野农桑起。
    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
    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
    顾问边塞人,劳情曷云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