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邵叟名今识面目於诗句字画中辄取二诗赓》
曾参古佛问忘情,可笑初孩尚未名。 自刻肺肝戾定誓,时牵耳目双寒盟。 苦无藉在书窗冷,赖有知怜风竹声。 好是鼻端消息在,夜堂流水梦初成。 |
作品赏析
【原题】: 旧闻邵叟名今识面目於诗句字画中辄取二诗赓之他日会面亦旧相识也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所作,题目为《旧闻邵叟名今识面目於诗句字画中辄取二诗赓》。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据史书记载,邵雍是一位著名的道家学者和诗人,他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当时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王洋则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与邵雍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对邵雍的学问和诗歌却十分钦佩。因此,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引用了邵雍的诗句和思想。
回到这首诗本身,它主要表达了王洋对邵雍的敬仰之情。诗中第一句“旧闻邵叟名今识”,意思是说虽然自己以前听说过邵雍的名字,但直到今天才真正认识到他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接下来的两句“面目於诗句字画中辄取二诗赓”,则是指王洋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引用了邵雍的诗句和思想,并以此为荣。最后一句“此身已老心犹在”,则表达了王洋虽然年事已高,但对邵雍的敬仰之情依然如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敬仰之情的诗歌,通过引用邵雍的诗句和思想来表达对他的钦佩和赞美。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文化界对邵雍的推崇和尊重。
相关诗词
-
重考彝尊书以成,七言权当序而行。
名因日下荀鸣鹤,迹逮春明孙北平。
罣漏岂无补所阙,淆讹时有校从精。
百年熙皞繁文物,似胜三都及两京。
-
曾赋皇都与帝都,若兹形胜古今无。
金迁元复其久矣,明筑清修滋盛乎。
御园法宫诚富此,返淳还朴益殷吾。
论成知过渊衷写,更励聰听奕叶图。
-
春风谁相呼,鸟语到庭户。
罢书起何游,系马城西树。
宁须客众随,聊与春相遇。
高林美风竹,疏影有清覆。
可以便行坐,解脱快巾屦。
日长天地宽,飘戾飞云度。
风枝绿未柔,日萼红先露。
芳辰信可尚,嘉兴惜无寓。
旧闻黄公垆,颇枉壮士顾。
予虽轻数子,自适偶同趣。
起解身上衣,就贳青旗酤。
独酌不待劝,兴至还自注。
对物无所语,似若喧哗恶。
虽无歌舞欢,幸可篇章赋。
乾坤本闲暇,人物自纷遽。
劳苦曷不乐,岁月失已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