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暑堂会同年》
当年绿发上天衢,三纪于今雪满须。 荣路风波多契阔,画堂歌吹暂欢娱。 杯中明月时摇动,草际飞萤乍有无。 莫问更筹须剧醉,四翁同籍亦难俱。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当年绿发上天衢,三纪于今雪满须》是一首描绘人生历程、感慨时光流逝的诗。它通过描述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沧桑的深刻理解和对时间的敬畏之情。
首联“当年绿发上天衢,三纪于今雪满须”,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自己从年轻时步入仕途,历经数十年后已是满鬓白发的沧桑变化。这一对比鲜明的形象,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
颔联“荣路风波多契阔,画堂歌吹暂欢娱”,诗人回顾了自己在仕途上的起伏波折,以及在权力和名利面前的种种挣扎。尽管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诗人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暂时享受着画堂中的欢乐和歌舞。
颈联“杯中明月时摇动,草际飞萤乍有无”,诗人通过描绘月夜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杯中的明月时隐时现,草丛间的萤火虫忽明忽暗,这些自然景象无不暗示着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尾联“莫问更筹须剧醉,四翁同籍亦难俱”,诗人劝诫自己和朋友们不要追问夜已多深,而应该尽情地陶醉于当下的欢乐。即使四位老人(四翁)曾经同时踏上仕途,但如今已经不同时在朝廷为官,难以同时老去。这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无情。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理解。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虚度光阴,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过分追求名利和权势,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乐观。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
创作背景
《清暑堂会同年》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夏天与同窗好友聚会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蔡襄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当时的文人墨客喜欢以诗歌、散文等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见解。蔡襄本人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清暑堂会同年》这首诗就是他在与同窗好友聚会时所写,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
赏析:
1. 意境描绘:诗中通过描绘夏日的景色,如“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展现了一幅宁静、清凉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描述同窗好友们欢聚一堂的场景,如“共话当年旧游地”,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2. 情感表达: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如“同窗共度青春好”。同时,他也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白首方悔读书迟”。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
3. 艺术手法:蔡襄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楼台倒影入池塘”等,使得诗歌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和谐、优美。
总之,《清暑堂会同年》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手法,成为了宋代诗歌的一部佳作。它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也传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相关诗词
-
大君忘自(一作物)我。
应(一作膺)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
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
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
东堂会百神。
云陛旗常满。
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
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
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
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
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
歌舞颂维新。
-
千里渴骥奔横川,万松滴翠蜿蜒盘。
我来庐墓分一龛,纸窗摇动卓锡泉。
铸钟{左革右兑}鼓买祭田,云冠雪衲聊结缘。
崑崙石壁蛟龙渊,呵禁守护灵物专。
六根五蕴洗不蠲,山鬼不肯降太颠。
内热正坐饥火煎,睡蛇灭尽方安眠。
君不见沩山禅,刚把铁牛鼻孔穿。
犯人禾稼痛挞鞭,常见迥迥在我前。
又不见高公嵬,天遣妖魔下玉軿。
试我楞壁坚,不知死灰无复燃。
我游诸方三十年,出入无界参人天。
不羡翚飞绀碧捐金钱,不羡高堂会食罗大千,只羡当年开山祖师贤。
-
大君忘自我,应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
云陛旂常满,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歌舞颂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