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图二十一首·籭》
茅檐閒杵臼,竹屋细籭簸。 照人珠琲光,奋臂风雨过。 计功初不浅,饱食良自贺。 西邻华屋儿,醉饱正高卧。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生活和自然。它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自得之情。
首句“茅檐閒杵臼,竹屋细籭簸”描绘了作者居住的茅屋和竹屋,以及屋内使用的杵臼和细籭簸等生活用品。这两句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乡村生活的朴素和自然,展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照人珠琲光,奋臂风雨过”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乡村夜晚的景象,月光如珠琲般洒落,作者奋臂前行,风雨无阻。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能奋发向前。
“计功初不浅,饱食良自贺”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辛勤劳作成果的满意,以及对丰收的自得之情。这两句诗强调了劳动的价值和收获的喜悦,体现了作者对劳动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西邻华屋儿,醉饱正高卧”与前文形成对比,描绘了邻居华丽的房屋和孩子醉饱后高卧的情景。然而,作者并未因此而羡慕,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简单生活的执着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细节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对简单、自然、勤劳和满足的生活态度的追求。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
创作背景
《耕图二十一首·籭》是宋代诗人楼璹创作的一首描写农耕生活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朝时期,当时中国社会以农业为主,农民是社会的主体。楼璹作为一位文人,关注并赞美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的敬意和对农耕生活的热爱。
诗中描绘了一个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诗的前两句“籭篨烟雨里,蓑笠古今情”,通过对比籭篨(一种农具)与蓑笠(农民的服饰),表现了农民世代传承的勤劳精神。接下来的两句“牛衣古道边,鸡犬新丰里”,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美好。最后两句“田家翁儿笑语声,夕阳西下牛羊归”,通过对农民欢声笑语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农耕生活的和谐与喜悦。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美好。同时,诗中还传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和对农耕生活的热爱。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田园诗篇。
相关诗词
-
艳福如斯也!
记年华,同年二百,君其少者。
刚是凤池骞翥后,又结鸳鸯香社。
看此去雕鞍宝马。
袍是烂银裳是锦,算美人名士真同嫁。
好花样,互相借。
淋漓史笔珊瑚架。
说催妆,新诗绮语,凡人传写,才子风流涂抹惯,莫把眉痕轻画。
当记取初三月夜。
欲问大罗天上事,恐小姑群婢同惊讶。
属郎语,声须下。
-
淡淡晴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