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同建阳熊退斋游九日山》

八荒去求仁,名山在吾西。
云石长挂眼,云何不攀跻。
攀跻有何求,林木心所约会。
欣欣岂在目,昔有秦隐君。
隐君天上去,尚有姓名留。
想当嘉遁时,煮茗日唱酬。
唱酬者为谁,曰惟姜欧阳。
於昭忠与义,追琢而成章。
成章匪摛藻,一字不出山。
最后有致光,亦复兹盘桓。
盘桓尚如昨,人生几陵谷。
至今荒祠下,凛凛人如玉。
如玉复如玉,千年仰高风。
谁哉共我游,建阳勿斋翁。
翁谓朱紫阳,穆穆千载师。
昔年此游历,尚想妙遗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描绘作者游览名山、攀登云石、与林木约会、与隐士唱酬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八荒去求仁,名山在吾西”,表达了作者追求仁道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名山的向往,暗示了作者将前往名山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颔联“云石长挂眼,云何不攀跻”,表达了作者对云石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想要攀登的愿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探索和追求。 颈联“攀跻有何求,林木心所约会”,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想要与林木约会的心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尊重。 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通过描述隐士的生活和诗歌唱酬的场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忠义之士的敬仰和赞美。 最后,作者通过描述“荒祠”、“凛凛人如玉”、“千年高风”等意象,表达了对隐逸文化和忠义精神的传承和敬仰。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优秀作品。
创作背景
很抱歉,我无法找到关于[宋]丘葵的《同建阳熊退斋游九日山》这首诗的具体信息。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关于宋代诗歌的背景知识。 宋代(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以经济、文化和科技的高度发展而著称。在这一时期,诗歌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活跃在这个时期。其中最著名的诗人包括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宋代诗歌的特点是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除了传统的山水田园诗之外,还有许多描写社会生活、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此外,宋代诗歌还注重表现技巧和艺术性,如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这首诗的信息,我将非常乐意为您提供更详细的赏析。
下一首
《田舍》
诗词关键字: 盘桓 成章 云石
相关诗词
  • 1
    [宋]
    绣日添汉宫,书云纪晋观。
    山家独奚为,刚肠占易彖。
    幽人意欣然,起坐视晴汉。
    大化回初阳,漫漫今已旦。
    川泳有游鱼,云飞见翔雁。
    滞留本何心,永怀发孤叹。
    诚哉利攸往,观辞思过半。
  • 2
    [明]
    悔将名姓挂词场,老去传经意转忙。
    岁事惯从行色尽,宵征偏觉畏途长。
    春前响急知溪畔,雨外灯微识建阳。
    潦倒若为持自解,武夷山好荔枝香。
  • 3
    [唐]
    萧萧风雨建阳溪,溪畔维舟访亚齐。
    一轴新诗剑潭北,十年旧识华山西。
    吟魂惜向江村老,空性元知世路迷。
    应笑乘轺青琐客,此时无暇听猿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