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民至论推天常,补袞扶世为儒方。 圜冠博带不知本,樗栎安可施青黄。 帝图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诚有望。 处心学士贵适用,异端莫得窥其墙。 子年五月范京兆,服天子命临鄱阳。 二贤拜疏赎其罪,势若止沸反扬汤。 敕令百执无越位,谏垣何以敢封囊。 哀来激愤抑复奋,强食不得下喉吭。 位卑无路自闻达,目视云阙高苍茫。 裁书数幅责司谏,落笔騄骥腾康庄。 刃迎缕析解统要,其间大意可得详。 书曰希文有本末,学通古今气果刚。 始自理官来祕阁,不五六岁为天章 |
| 这首诗是作者对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和欧阳修的赞美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两位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之情。 首联“先民至论推天常,补衮扶世为儒方”,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和欧阳修的敬仰之情,他们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为国家大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颔联“圜冠博带不知本,樗栎安可施青黄”,用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不懂得治国之道的官员的批评,他们如同不知本源的圆冠博带,只会浪费资源,而像樗栎这样的材质,应该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其作用。 颈联“帝图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诚有望”,表达了作者对北宋朝廷日益兴盛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信任和期待。 尾联“裁书数幅责司谏,落笔騄骥腾康庄”,表达了作者自己想要为国家尽力的决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和欧阳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以及对范仲淹和欧阳修的敬仰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