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共乐亭》
层峦高与赤霄通,节岁欢娱众庶同。 庭有美音非独乐,会当炎暑自多风。 山川胜势栏杆下,井径追游月色中。 私幸编民居客右,使君樽酒未应空。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层峦高与赤霄通,节岁欢娱众庶同》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情欢乐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先,诗人描绘了层峦叠嶂的山峰高耸入云霄,与赤霄相通,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挑战。然而,诗人在这里也传达出一种乐观的态度,即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有欢娱和众庶的参与,就能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欢乐的追求和对众庶的赞美。他希望庭院的歌唱之声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众人的欢乐。当炎热的夏季来临,诗人相信自然会带来更多的风,为人们带来清凉。这种乐观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让人感到温暖和鼓舞。
再者,诗人通过描绘山川胜势和井径追游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的美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栏杆下的山川胜势令人心旷神怡,月色中的井径追游则让人陶醉其中。这些美丽的景色不仅让人感到愉悦,也让人更加敬畏自然的力量。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编民居客的荣幸,并指出使君的酒还未曾空置。这表明诗人对当地人民的友好和热情,也表达了他对当地政府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和对人民的关爱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人情欢乐,诗人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到温暖和鼓舞。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当地人民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
创作背景
《题共乐亭》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蔡襄担任福建泉州知州期间,他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其中包括共乐亭。共乐亭位于泉州城西的清源山上,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始建于唐代。
在这首诗中,蔡襄以共乐亭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诗中写道:“共乐亭前春色满,百花争艳竞芬芳。”这里描绘了春天里共乐亭周围的美景,百花盛开,香气四溢。接着,蔡襄写道:“谁言此地无佳景,唯有青山绿水长。”他认为这里的美景不亚于其他地方,因为这里有青翠的山峦和清澈的溪流。
此外,蔡襄还借共乐亭之名,寓意着人们应该共同分享快乐,团结一致。诗中写道:“共乐亭中酒一觞,欢声笑语共飞扬。”这里表达了人们在共乐亭中共饮美酒、畅谈天下事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最后,蔡襄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作为结尾,希望读者能够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总的来说,《题共乐亭》这首诗通过描绘共乐亭的美景和人们共享欢乐的场景,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蔡襄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民族的关爱之情。
相关诗词
-
有鸟生江浦,霜华作羽翰。
君臣将比洁,朝野共相欢。
月影林梢下,冰光水际残。
翻飞时共乐,饮啄道皆安。
迥翥宜高咏,群栖入静看。
由来鸳鹭侣,济济列千官。
-
回雁风微,养花浓淡天容好。
似春知道。
吉梦佳辰到。
共乐春台,携手蓬莱小。
同倾祷。
愿春不老。
岁岁寻芳草。
-
楸枰静,黑白两奁均。
山水最宜情共乐,琴书赢得道相亲。
一局一番新。
松影里,经度几回春。
随分也曾施手段,争先还恐费精神。
长是暗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