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郑公老》

一投鱼目得双珠,恍觉光寒照坐隅。
郡政已知先岁课,高文何不副时须。
法官属籍忠劳久,吊死伤孤里俗苏。
已分漂流寄江海,甘从父老啖蒸壶。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一投鱼目得双珠》,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官员的赞美和对他的工作态度的肯定。 首联“一投鱼目得双珠,恍觉光寒照坐隅”,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描述了这位官员的工作成果。他的一举一动就像投掷鱼目得到双珠那样,让人们感到惊喜和赞赏。这双珠的光芒照在坐隅,象征着官员的工作成果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颔联“郡政已知先岁课,高文何不副时须”,表达了作者对官员的赞扬和肯定。郡政已经知道这位官员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这表明他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但是,作者也指出,他的高文应该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表达出更高的水平。 颈联“法官属籍忠劳久,吊死伤孤里俗苏”,描述了这位官员在处理案件时表现出的忠诚和努力。他已经在法官的职位上工作了很长时间,一直致力于处理案件,关心百姓的生死和疾苦。他通过处理案件,让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也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 尾联“已分漂流寄江海,甘从父老啖蒸壶”,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未来的期许。他已经被分配到江海地区工作,但他愿意接受这个挑战,愿意为父老乡亲们做出更多的贡献。他甘愿像漂流在江海中的船只一样,为百姓的生活付出更多的努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高度评价和赞美之情。他通过自己的工作表现和行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信任。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官员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能够继续为百姓做出更多的贡献。
诗词关键字: 鱼目 吊死 父老
相关诗词
  • 1
    [唐]
    重阳秋已晚,千里信仍稀。
    何处登高望,知君正忆归。
    还当采时菊,定未授寒衣。
    欲识离居恨,郊园正掩扉。
  • 2
    [宋]
    乌回山下寺,闲抱一琴游。
    客路黄花晚,江城寒露秋。
    持书谁送酒,怀古独凭楼。
    想尔西风里,绕篱吟未休。
  • 3
    [唐]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