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陪尹子渐申安礼宿香山寺》

二月已强半,寻春登石楼。
山光侵雨变,草色到云休。
归鸟沈岩际,行人过树头。
剥苔看石碣,因火认渔舟。
渐夜滩声恶,凭虚屋势浮。
乘閒聊自适,觞咏属吾流。
作品赏析
这首诗《二月已强半,寻春登石楼》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作者心情的优美诗篇。 首联“二月已强半,寻春登石楼”,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点出了时间——二月已经过了一半,而他正在寻找春天,登上了石楼。这一联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行动,为整首诗定下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颔联“山光侵雨变,草色到云休”,诗人登上石楼,看到山光雨色,草色青青,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景。这一联用词精准,描绘细致,将春天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颈联“归鸟沈岩际,行人过树头”,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山间的归鸟和路上的行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这一联与前两联相比,风格有所转变,由壮丽的山水转向了细腻的动物描写,使整首诗的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尾联“剥苔看石碣,因火认渔舟”,诗人从视觉转向了触觉,通过剥掉苔藓看石碣,辨认渔舟的火光,进一步探索春天的奥秘。这一联既描绘了诗人寻春的热情,也展现了诗人的探索精神。 全诗语言优美,描绘细致,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从时间、视觉、触觉等多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轻松愉快的心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诗词关键字: 自适 渔舟 行人
相关诗词
  • 1
    [清]
    盘烟下层霄,山骨微负士。
    阴阴日光淡。
    漠漠风气古。
    宝树压桥低,一溪环菜圃。
    香山旧吟地,花径兼宿莽。
    废寺亦荒凉,半间用茅补。
    孤清耐久坐,客至何必主。
    林静无匿声,虚檐应樵斧。
  • 2
    [宋]
    手摘桐花,怅还是、春风婪尾。
    按锦瑟、一弦一柱,又添一岁。
    紫马西来疑是梦,朱衣双引浑如醉。
    较香山、七十欠三年,吾衰矣。
    红袖却,青尊止。
    檀板住,琼杯废。
    淡香凝一室,自观生意。
    事业不堪霜满镜,文章底用花如绮。
    笑江滨、游女尚高歌,滕王记。
  • 3
    [明]
    唐家名臣白居易,暮年脱略青云器。
    抗节羞趋当路门,拂衣起谢人间事。
    以兹疏散爱香山,洛下群公亦遂闲。
    玉堂金马俱残梦,流水孤云同去还。
    石楼烟树胧胧见,八节回滩泻秋练。
    云衣落落古松姿,鹤发皤皤冻梨面。
    人生宦达应如此,岂必浮名絓青史。
    楚国三生少见机,竹林七子徒为尔。
    名遂身闲古所稀,洛阳山水又清晖。
    青山何处无佳赏,白首湮沉空布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