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五绝呈李惟学山长》

铸金为蠡声犹泯,磨石为碑字亦漫。
杂杂万形归五化,烬余方策更长存。
作品赏析
这首诗《铸金为蠡声犹泯,磨石为碑字亦漫。
杂杂万形归五化,烬余方策更长存。》是一首对历史变迁和文明演进的深刻思考和感悟的诗作。它通过对铸金为蠡、磨石为碑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各种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对残存文献的珍视。 首句“铸金为蠡声犹泯”,以铸金为蠡这一独特意象开篇,引人思考。蠡是一种古代容器,用金属铸造,象征着一种永恒和坚韧。然而,即使铸金为蠡的声音也消失了,意味着事物的消逝和历史的沉淀。 “磨石为碑字亦漫”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历史的变迁。磨石为碑,意味着用石头记录历史,象征着历史的记录和传承。然而,字迹也可能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模糊,历史的痕迹在时间的冲刷下可能会变得模糊不清。 “杂杂万形归五化”一句,表达了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的过程。万物在五化(即中国历史上的五个朝代)的进程中逐渐融合,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变迁性。 “烬余方策更长存”是对残存文献的珍视和赞美。尽管许多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逝了,但那些燃烧后的余烬中仍然保存下来的文献却可以长久保存,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文明演进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提醒我们要珍视历史,尊重文化,同时也要接受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历史长河中的消逝。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残存文献的珍视和赞美,提醒我们要传承和发扬文化。
诗词关键字: 磨石 长存 杂杂
相关诗词
  • 1
    [宋]
    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
    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
    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 2
    [宋]
    槛菊愁烟兰泣露,[1]罗幕轻寒,[2]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4]山长水阔知何处。
  • 3
    [宋]
    清颍尊前酒满衣,十年风月旧相知。
    凭谁细话当时事,肠断山长水远时。
    金凤阙,玉龙墀,看君来换锦袍时。
    姮娥已有殷勤约,留着蟾宫第一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