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绿题诗四十年,寻幽不厌水云边。 一犁还又耕春后,三白曾来醉腊前。 自笑挂冠林下客,获陪挥尘坐中贤。 绝嫌幻色撩人思,快睹晴川远接天。 |
| 这首诗的题目为《寄题沈子明闲适斋四首其一》,是由南宋诗人汪莘所写。这是一首非常有韵味的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对淡泊名利、恬然自安的生活态度的追求。 首句“平绿题诗四十年”,诗人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来题诗赞美沈子明的闲适斋,这体现了诗人对沈子明的敬仰之情。同时,“平绿”二字描绘出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寻幽不厌水云边”,诗人对山水之间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他愿意不断地寻找这样的生活,即使是在水云之边,他也从不感到厌倦。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一犁还又耕春后,三白曾来醉腊前”,这两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春天耕种,冬天醉酒,这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 “自笑挂冠林下客”,诗人自嘲自己是林下的闲人,表达了自己对淡泊名利、隐居生活的向往。 “获陪挥尘坐中贤”,虽然诗人是隐居的,但他却能与挥麈谈笑的贤人在一起,这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上的追求和满足。 “绝嫌幻色撩人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世俗纷扰的向往,他认为幻色常常会撩动人的思绪,使人难以摆脱世俗的困扰。因此,他希望远离这些幻色,过上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 “快睹晴川远接天”,最后一句描绘了晴朗的天空和远接天际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这也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即追求山水田园、淡泊名利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淡泊名利、隐居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这些景色的描绘和表达,诗人展现了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展现出了诗人超然物外、清静无为的思想境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