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水调歌头·采取铅须密》

采取铅须密,诚意辨妍媸。
休教错认,夺来鼎内及其时。
二物分明真伪,一得还君永得,此事契天机。
记取元阳动,妙用在虚危。


法寅申,行子午,总皆非。
自然时节,梦里也教不属精津气血,不是肺肝心肾,真土亦非脾。
言下泄多矣,凡辈奈无知。
作品赏析
这首诗,确实蕴含着一些深奥的哲理。首先,从“采取铅须密,诚意辨妍媸”这句话开始,诗人就传达出一种需要谨慎选择和真诚对待的态度。诗人提醒我们要像密取铅一样精心选择生活中的重要选择,同时也要像区分妍媸一样,明辨是非,避免错误的选择。 “休教错认,夺来鼎内及其时。二物分明真伪,一得还君永得”这几句诗进一步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并提醒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明辨真伪,以免失去真正的机会。 “此事契天机。记取元阳动,妙用在虚危。”这两句诗可能涉及到一些神秘或超自然的概念,涉及到天机、元阳动等词语。这可能意味着诗人认为有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力量在起作用,而这种力量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来理解和运用。 “法寅申,行子午,总皆非。自然时节,梦里也教不属精津气血,不是肺肝心肾,真土亦非脾。”这几句诗似乎在强调一种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涉及到一些特定的时间点和身体元素。然而,诗人也警告我们不要将这些元素视为固定的或绝对的,因为“总皆非”,一切都可能发生变化。 最后,“言下泄多矣,凡辈奈无知。”诗人可能是在暗示一种深刻而复杂的道理,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理解。这可能是对那些无法理解这种哲理的人的一种批评。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深奥的哲理和象征性的语言,需要仔细品味和解读。它涉及到选择、自然规律、身体元素、天机等多个主题,并暗示了一种需要谨慎对待和深入理解的生活智慧。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采取铅须密》是宋朝夏元鼎的诗作。此词题为“五更”,实是借五更的各个时辰来讲炼丹的道理。全词可分六层。上片前三句为第一层,讲“调药”前炼心静气的准备。中间三句为第二层,讲调药炼丹。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讲由于神水难遇,虽遇火候已到,但暂不能成丹,还须等待。下片前三句讲第四层,要成功须待时、待机。中间三句为第五层,讲要坚定信心,一志不散,方可得成。最后两句为第六层,讲人丹炼成后,便可脱胎换骨,超凡入圣。
诗词关键字: 妍媸 下泄 记取
相关诗词
  • 1
    [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
    [宋]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 3
    [宋]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