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赤石湖有感寄献荆公》
重湖远映日无光,两桨行舟类堵墙。 向此柂工犹恐惧,更堪风驭出苍惶。 虽知行止悬於命,长离忧虞亦可伤。 白首何时裕儋石,从容丈室问空王。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乘船在湖上航行时所见景色及内心感受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景色描绘:首句“重湖远映日无光”描绘了湖水的深邃和宽广,以及太阳照射下湖面的光影效果,给人一种宏大而神秘的感觉。第二句“两桨行舟类堵墙”则进一步描绘了乘船航行的情景,两桨划水的动作就像墙壁一样整齐,表现出乘船航行的平静和稳定。
2. 心理感受:接下来的诗句“向此柂工犹恐惧,更堪风驭出苍惶”描述了船工面对风浪和湖面状况的恐惧和惊慌,进一步烘托出乘船航行的危险和不稳定。这些诗句传达了诗人对湖上航行的真实感受,也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 命运感慨:最后两句“虽知行止悬於命,长离忧虞亦可伤”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虽然知道航行的命运取决于命运,但是长期的忧虑和担心也是令人伤感的。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考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湖上航行的景色和心理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背景
《过赤石湖有感寄献荆公》是宋朝诗人吴颐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社会政治环境以及作者个人的经历有关。宋朝时期,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同时,由于外族入侵和内部动荡,国家处于分裂和动荡的状态。这种社会背景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吴颐本人是一位具有正义感和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人,他经历了许多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深感关切。在赤石湖游览时,他感受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但同时也看到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感慨和忧思。
综上所述,《过赤石湖有感寄献荆公》的创作背景是宋朝社会政治环境的动荡和诗人吴颐个人的经历与感慨。
相关诗词
-
跋涉千千里,我行亦良勤。
戒途桂林腊,解辔盱水春。
赤石照病眼,红泉濯征尘。
麻姑顾我笑,问别何所因。
忆昨罢清江,中兴初甲寅。
去家十五年,一扫先君坟。
未及亲旧语,遽随犬羊奔。
幕燕遂如客,月鹊无安村。
得官峤南州,欲访出世人。
御虎信有命,生还聊一欣。
此事姑置之,既往安足论。
山神似相怜,静扫群峰云。
-
擎书使者来海涯,蹑晓迫趣登轮车。
高冈碾断赤石骨,长空拂碎红云花。
大声坎坎打天鼓,小声呜呜煎春茶。
羲生驭日信可并,阿香撒雨何足夸。
直入九重紫金殿,玉皇对坐倾流霞。
霓裳羽衣万变态,龙笙凤管相喧哗。
从容握手问至道,掀髯一笑吾还家。
-
首夏犹清和。
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
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
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
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
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
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
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
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
终然谢天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