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昔壬午杭火时,焚户四万七千奇。 焮死暍死横道路,所幸米平民不饥。 火灾而止犹自可,大雨水灾甚于火。 海化桑田田复海,龙妒倮虫规作醢。 |
| 这首诗《忆昔壬午杭火时》是一首描绘了历史事件和场景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火灾和水灾的惨状,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首段描述了火灾的惨状,四万七千户人家被焚烧,人民在烈火中挣扎,甚至有人因炎热和缺水而死亡,这种景象令人痛心。然而,火灾之后还有米粮,使得百姓不至于饿死,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接下来的段落,作者对火灾和水灾进行了深入的反思。火灾过后本以为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但水灾却比火灾更加严重。这种描述不仅揭示了自然灾害的残酷性,也揭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最后一段,作者描绘了海面复归为田,田地再次变为海洋的景象,这似乎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但同时也暗示了某种更深层次的寓意。龙嫉妒裸虫僭越作醢,这里的“龙”可能象征着权力,“裸虫”可能象征着无序的社会状态,“作醢”则暗示了混乱和灾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苦难和混乱,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这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