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曰予视贼垒,雨且二十日。 山行屡颠仆,泥行马没膝。 火攻未可施,诸军睨空碧。 小丑胆气粗,亦有砲与石。 持榜以招之,贷命续粮食。 彼谓一下山,求活岂可得。 使君廉且慈,眉攒咽为塞。 未必皆凶徒,胁从十有七。 暴露数月矣,武将正愤悒。 合围焉肯退,但欲事鏖击。 天意不肯晴,讵不念冤抑。 渠魁谋遁逃,所幸已就执。 焉得遂两解,曲赦与抆拭。 |
| 这首诗是描绘战争的诗篇,通过描绘作者在战争中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先,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山间行走,遭遇了连续二十天的雨天,泥泞的道路使得马匹无法行走,只能深陷到膝盖。这样的环境使得作者感到无奈和疲惫,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环境的艰难和残酷的描绘。 接着,诗中提到了火攻的计划无法实施,因为战场的条件不允许。同时,小丑们胆气粗,他们也有砲与石,准备进行攻击。这里表达了战争的紧张和危险性。 随后,诗中描述了作者用榜文招降贼人,希望能够得到粮食供应。作者认为这些人下山寻求生存是不可能的,表达了对这些人的同情和理解。 接着,诗中描绘了地方官的仁慈和公正,他关心被胁迫的人,认为他们并非都是凶徒,有十之七是被胁迫的。这里表达了对地方官的赞扬和对被胁迫者的同情。 最后,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持续和紧张,武将正愤懑不平,他们不会退缩,只想进行激烈的战斗。然而,作者希望天意能够理解冤屈,并且能够找到一种和解的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艰难、紧张、危险和残酷,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地方官的赞扬和对和解的期待。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