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溪堂方先生五世孙观归马金》

河南迁汉歙东乡,迁歙西乡自有唐。
溪老堂堂首科级,茅田亹亹冠文场。
考亭郢鄂桑梓友,孝庙乾淳鸳鹭行。
五世贤孙吾获识,根源同是洛阳方。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迁居的感慨,描述了迁居到新的地方,但根源仍在于洛阳。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新环境的接纳。 首句“河南迁汉歙东乡,迁歙西乡自有唐。”描绘了迁移的背景和过程,从河南迁到安徽歙县东乡,然后又迁到西乡,这一过程展示了家族的迁徙历史和地域的变迁。 “溪老堂堂首科级,茅田亹亹冠文场。”描绘了新的环境,溪老堂堂,意味着新的住所环境优美;首科级则表达了在这个新的地方,家族取得了科级的头等地位;而茅田亹亹冠文场,则描绘了文化氛围浓厚,可能暗示着这个地方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程度较高。 “考亭郢鄂桑梓友,孝庙乾淳鸳鹭行。”这里提到了故乡的朋友和在故乡时的官场地位,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过去的回忆。 “五世贤孙吾获识,根源同是洛阳方。”最后两句表达了家族的传承和根源,虽然现在居住的地方不同,但根源仍在于洛阳。这展示了家族的团结和共同的历史根源。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对新环境的接纳,以及对家族传承和根源的珍视。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下一首
《早朝》
诗词关键字: 文场 桑梓 南迁
相关诗词
  • 1
    [唐]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
    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
    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
  • 2
    [宋]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
    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
    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
    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
    旌旗蔽满寒空。
    鱼阵整、从容虎帐中。
    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
    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
    中兴事,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
  • 3
    [宋]
    彩衣长久。
    五世祥烟熏舞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