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宋昶明仲湖州学录》

为不有本末,根固枝必稠。
又如水有源,源清无浊流。
颜子先四勿,韵冕患不优。
曾子贵者三,岂于笾豆求。
九经始慎独,八目正乃修。
我嗟半山学,不识濂溪周。
远取湖学意,粗迹穷雕锼。
边防与水利,讲诸萤案头。
是致青苗法,规摹国师刘。
汲汲淬事功,方寸俱缪悠。
尧舜不牧羊,羿射奡盪舟。
农圃有弗如,问陈有弗酬。
国定一正君,此道轲传丘。
茂叔二程张,獾朗疾如仇。
永乐西事败,谈兵兹可羞。
陵夷至宣靖,地下噬脐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儒家思想的深度理解和独特见解,表达了他对颜子、曾子等儒家先贤的崇敬,以及对颜子四勿、曾子贵者三等具体教诲的重视。同时,他也对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青苗法、水利等。 首联“为不有本末,根固枝必稠。又如水有源,源清无浊流。”表达了作者对儒家思想体系的深刻理解,认为儒家思想就像一棵大树,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颔联“颜子先四勿,韵冕患不优。”引用颜子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表达了对儒家道德规范的重视。 颈联“曾子贵者三,岂于笾豆求。”引用曾子提出的“慎独”、“忠恕”、“孝悌”等儒家道德观念,表达了对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视。 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批评了青苗法、水利等问题,同时也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表示了担忧。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儒家思想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儒家思想之作。 至于“我嗟半山学,不识濂溪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一些学者只注重表面的学问,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文化的遗憾。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学习真正的儒家思想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度思考和探索儒家思想的作品,对于了解和学习儒家思想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诗词关键字: 事功 浊流 青苗
相关诗词
  • 1
    [明]
    浪动江淮战血红,羽书应不达宸聪。
    紫薇门下逢宣使,新向湖州召画工。
  • 2
    [唐]
    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
    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
    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
    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
    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
    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 3
    [清]
    君不见湖州直在太湖东,香枫成林橘青葱。
    山川迢迢丽村渚,秋城淡淡遮苍穹。
    亭皋百里少荒土,风俗清朴勤桑农。
    充肠非独多薯蓣,宴客兼有锦鲤红。
    白屋朱邸亘原野,黔首击壤歌年丰。
    今岁野夫四十一,追忆往日真如梦。
    腐儒营斗粟,闾阎挽长弓。
    盗贼如麻乱捉人,流血谁辨西与东?
    又闻大户贪官爵,贿赂渐欲到三公。
    豪仆强奴塞路隅,猰貐豺狼日纵横。
    皇天无眼见不及,细民愁困何时终?
    安得圣人调玉烛,再似隆庆万历中。
    天下蚩蚩安衽席,万国来朝大明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