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砚工杨全》

人间渐少老书生,真赝谁能别旧坑。
磨墨挥毫自奇怪,可须一砚苦求精。
作品赏析
这首诗《人间渐少老书生,真赝谁能别旧坑。磨墨挥毫自奇怪,可须一砚苦求精》是一首对老书生的赞美和鼓励的诗。它描绘了老书生在磨墨挥毫的过程中展现出的独特品质和追求。 首先,“人间渐少老书生”描绘了老书生在人世间逐渐稀少的情景,暗示着他们的智慧和经验越来越珍贵。同时,这也表达了对老书生这一群体的敬意和尊重。 “真赝谁能别旧坑”表达了对老书生鉴别真伪能力的赞美。他们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识别事物的真假优劣,这是非常难得的品质。 “磨墨挥毫自奇怪”描绘了老书生在磨墨挥毫的过程中展现出的独特技能和气质。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笔墨,挥毫泼墨,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这种技能和气质是年轻一代所缺乏的,也是值得学习和传承的。 “可须一砚苦求精”表达了对老书生追求精进、精益求精的精神的赞美。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作品,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苦苦寻求更好的砚台和材料,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老书生的智慧、经验和技能,鼓励年轻一代向他们学习,传承他们的精神,追求更高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老书生这一群体的敬意和尊重。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鼓励的诗,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诗词关键字: 磨墨 挥毫 书生
相关诗词
  • 1
    [唐]
    故人谪遐远,留砚宠斯文。
    白水浮香墨,清池满夏云。
    念离心已永,感物思徒纷。
    未有桂阳使,裁书一报君。
  • 2
    [宋]
    一种端溪石,下岩滋别源。
    千金腾有翼,尺璧走非跟。
    自顾婆娑质,适堪椎钝根。
    终焉老茅屋,已矣献金门。
  • 3
    [宋]
    谁凿山中龙尾石,遍与人间供翰墨。
    蛟螭妒嫉互盘踞,鬼神守护勤呵叱。
    苟非其人不轻出,似觉天公深爱惜。
    磨砚轻写俗文章,岂不青蝇污白璧。
    砚工具眼如玉工,千岩夜见月贯虹。
    悬崖深渊致巨璞,毡包席裹箱奁中。
    深藏不敢亵天赐,胁取岂无王与公。
    脱使捐金动至百,卒未肯售宁固穷。
    客行何来身突兀,作字不媚诗有骨。
    此翁谓是谪仙人,开匣再拜献此物。
    乃知杨翁亦奇崛,气高肯为势力屈。
    剑与烈士得所归,天下之宝不可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