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正月十日始晴》

穗历桃符漫告新,漆肌蓬鬓转成陈。
暮年多病全无赖,积雨初晴略似春。
香火荒山犹古庙,兵戈故国仅遗民。
承平旧俗吾能忆,差胜如今一辈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穗历桃符漫告新,漆肌蓬鬓转成陈。暮年多病全无赖,积雨初晴略似春。》是一首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沧桑的深刻反思的作品。它通过对作者自己经历的描绘,以及对故国和旧日习俗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 首句“穗历桃符漫告新”,诗人以一种淡淡的语气开始了他对过去的回忆。“穗历桃符”是中国传统新年时挂在门上的吉祥物,象征着新年的希望和祝福。“漫告新”表示这些传统的习俗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视这些习俗了。 “漆肌蓬鬓转成陈”一句,诗人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自己年老色衰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接下来的“暮年多病全无赖”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晚年时身体多病,感到生活无助和无奈。 “积雨初晴略似春”一句,诗人描绘了一个雨过天晴的景象,这个景象让他感到一丝春天的气息,也让他想起了过去的岁月。这种对比和反差,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香火荒山犹古庙,兵戈故国仅遗民”这两句诗描绘了战争和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诗人通过描绘荒山古庙和遗民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故国和人民的深深同情。 最后,“承平旧俗吾能忆,差胜如今一辈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平岁月的怀念,他认为自己能够回忆起那些美好的时光,已经比现在的一辈人要幸运了。这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也是诗人对人生变迁和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作者自己经历的描绘和对故国和旧日习俗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深深反思。
诗词关键字: 桃符 旧俗 遗民
相关诗词
  • 1
    [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2
    [清]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
  • 3
    [先秦]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
    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
    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归来兮!不可以托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