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兰花》

雪尽深林出异芬,枯松槁槲乱纷纷。
此中恐是兰花处,未许行人着意闻。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雪后深林中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首句“雪尽深林出异芬”,诗人以雪尽为引子,描绘出深林中一股异样的芬芳冒出头来,引人遐想。这里的“异芬”可以理解为深林中雪后初晴的独特气息,也可以理解为深林中隐藏着未知的美好事物。 “枯松槁槲乱纷纷”,诗人用“枯松槁槲”来形容深林中的景象,枯松指的是已经凋谢的松树,而槲指的是一种常见的树种,诗人用这两个词语描绘出深林中一片凋零的景象,但凋零之中又显得生机勃勃,仿佛枯木逢春。而“乱纷纷”则形象地描绘了枯松槁槲的形态,给人一种沉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美感。 “此中恐是兰花处”,诗人对深林中的景象产生了疑问,是否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兰花处?兰花是一种高雅的花卉,常常被用来象征高尚的品格和纯洁的心灵。这里诗人用兰花来比喻深林中的未知美好事物,表达了对这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未许行人着意闻”,诗人并没有急着去寻找答案,而是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感官,不要轻易下结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不要轻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雪后深林中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的心,不要轻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关键字: 着意 兰花 行人
相关诗词
  • 1
    [宋]
    独行独坐。
    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
    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
    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
    剔尽寒灯梦不成。
  • 2
    [宋]
    垂螺近额。
    走上红裀初趁拍。
    只恐轻飞。
    拟倩游丝惹住伊。
    文鸳绣履。
    去似杨花尘不起。
    舞彻伊州。
    头上宫花颤未休。
  • 3
    [汉]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