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观妙轩》

前身恐是靖庐公,手擘崔嵬栋此宫。
拔地三三屏特起,藏天六六洞潜通。
渊明山气忘言外,太白秋声静坐中。
一洗丹玄童子眼,待看鸾鹤下晴空。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前身恐是靖庐公,手擘崔嵬栋此宫。》,它是一首对古建筑——靖庐公的赞美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这座古建筑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联“拔地三三屏特起,藏天六六洞潜通。”描绘了靖庐公的巍峨壮观,仿佛拔地而起,气势磅礴。藏天六六洞潜通,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建筑的深邃和神秘,仿佛天地之间的秘密都被它所藏匿。 颔联“渊明山气忘言外,太白秋声静坐中。”运用了典故和象征,表达了对靖庐公的敬仰之情。这里将陶渊明的山气和李白秋声比作靖庐公的内在气质和神韵,表达了对这座古建筑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赞美。 颈联“一洗丹玄童子眼,待看鸾鹤下晴空。”进一步表达了对靖庐公的期待和想象,仿佛能够洗净人们眼中的尘埃,让人们看到这座古建筑中的仙境——鸾鹤飞舞、晴空万里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靖庐公的赞美,表达了对古建筑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和想象空间,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和赞美之情的诗歌,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古建筑的热爱和传承之心。
下一首
《春晴》
诗词关键字: 童子 静坐 晴空
相关诗词
  • 1
    [宋]
    今古相逢世所稀,神仙与我说天机。
    吾家后裔知消息,不落凡间笑白衣。
  • 2
    [元]
    昔年解缆岑江上,初日团团水底红。
    鼍吼忽摇千尺浪,鹢飞仍挟半帆风。
    遥看岛屿如星散,只谓神仙有路通。
    及此栖身万人海,旧游却在画图中。
  • 3
    [宋]
    野水瀰茫春更多,文昌观政意如何。
    了无惭色清相照,试听当年襦袴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