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雪》
海冻珊瑚万里沙,炎方六出尽成花。 洛阳纵有行春令,谁问袁安处士家。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的北方景象,表达了对寒冷环境的感慨和对袁安的同情。
首句“海冻珊瑚万里沙”描绘了北方的寒冷景象,如同冻珊瑚般万里沙漠,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珊瑚象征着珍贵的宝石,在这里用来形容沙漠的寒冷和荒芜。
“炎方六出尽成花”进一步描绘了北方的严寒,雪花纷飞,如同花朵一般美丽。炎方指的是南方炎热的地区,这里形容在严寒的冬天,雪花纷纷落下,像花朵一样美丽。
“洛阳纵有行春令,谁问袁安处士家”两句诗表达了对袁安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洛阳是中国的古都,代表着当时的政治中心。但是在这个温暖如春的城市里,即使有行春令,也很少有人关心袁安这样的隐士家庭。这里暗喻了当时社会对贫苦者的忽视和冷漠。
整首诗通过对北方严寒景象的描绘和对袁安的同情,表达了对寒冷环境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通过对比寒冷和温暖,表达了对贫苦者的同情和对社会的不满。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创作背景
**《岭南大雪》是宋朝诗人区仕衡在南方大雪之后创作的一幅山水画作品**。这场大雪使得岭南地区的山峦和建筑物都被覆盖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冬日景象,诗人被此景感动,从而创作了这首诗。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创作背景。
相关诗词
-
红蕉曾到岭南看,校小芭蕉几一般。
差是斜刀剪红绢,卷来开去叶中安。
-
极目山云杂晓烟,女萝遥护岭松边。
陆行尽服岚霞气,水宿频吞虬蜃涎。
晨仰际峰观拥日,暮看临海泊来船。
信知百越风尘异,黑发人居不待年。
-
我是临川旧史君。
而今欲作岭南人。
重来辽鹤事犹新。
去路政长仍酷暑,主公交契更情亲。
横秋阁上晚风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