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吴门夜泊》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雁团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色中江边景色的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首句“夜暗归云绕柁牙”,夜晚的暗色中,云向归处聚集。诗人以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船上所见江面的景象。其中,“夜暗”交代了时间——一个漆黑的夜晚,“归云”描绘了云向一个方向聚集的情景,而“绕柁牙”则形象地表达了船只行驶在江面上的情景,体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 第二句“江涵星影雁团沙”,“江涵星影”描绘了江面上倒映着星星的景象,“雁团沙”则形象地描绘了大雁在沙滩上聚集的情景。这句诗以江景为主体,融入了雁影、星光等元素,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同时,“雁团沙”也增添了一种寂寥和冷清的气氛,与前句的宁静祥和形成对比。 第三句“行人怅望苏台柳”,诗人转而写到行人的心情。“怅望”表达了行人对于远方的思念和期待,而“苏台”则点明了诗人所在的位置——姑苏台(苏州的一处名胜)。“柳”作为一种春天的象征,在这里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更代表着一种生机和希望。然而,由于诗人的身份是行人,所以这里的柳树也承载着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和期盼。 最后一句“曾与吴王扫落花”,“曾与吴王扫落花”是对历史的回忆,诗人回忆起曾经为吴王(春秋时期的吴国国君)扫落花的日子。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而“扫落花”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曾经作为奴仆为吴王做过的琐事,这也让诗人的身份更显卑微和凄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夜色中的江边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意象的选择,诗人的情感得以传达,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哀伤和无奈。
创作背景
《吴门夜泊》是明代张如兰的诗作。诗人在夜晚停泊在苏州城(吴门)外,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和寂静的氛围,因此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描绘水乡夜景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但没有更多的历史资料来进一步推测。
诗词关键字: 落花 行人
相关诗词
  • 1
    [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2
    [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3
    [唐]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