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清明昼夜大风》

春来不住听檐声,日色何曾作好晴。
纵有花应欺老病,偶无酒亦过清明。
疾风恶浪摇孤垒,危枕昏灯寄此生。
西上东归皆未可,客怀端复向谁倾。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春来不住听檐声,日色何曾作好晴。》充满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淡然接受。 首句“春来不住听檐声,日色何曾作好晴。”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但诗人却无法停留下来欣赏,因为“檐声不住”,春日的变化无常,无法预测。同时,“日色何曾作好晴”,即使阳光明媚,也并非永恒,诗人对生活的无常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纵有花应欺老病,偶无酒亦过清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状态,面对春天的美景,他却因为年老多病而感到无力欣赏,即使清明时节,没有酒也能度过。这里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淡然接受。 “疾风恶浪摇孤垒,危枕昏灯寄此生。”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困境和挣扎,如同在疾风恶浪中的孤垒,只能依靠着危枕昏灯度过此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艰辛和无助的感慨。 “西上东归皆未可,客怀端复向谁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迷茫和无奈,他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客居他乡的情怀向谁倾诉。这里再次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助和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无常、艰辛、无奈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接受和对人生的理解。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诗词关键字: 恶浪 老病 疾风
相关诗词
  • 1
    [当代]
    愁喉欲斮仍无着,春脚忘疲又却回。
    流水东西思不已,逝波昼夜老相催。
    梦魂长逐漫漫絮,身骨终拚寸寸灰。
    底事司勋甘刻意,此心忍死最堪哀。
  • 2
    [元]
    造物儿童作剧狂。
    悬丝傀儡戏当场。
    般神弄鬼翻腾用,走骨行尸昼夜忙。
    非是海,利名乡。
    青蝇白*自相伤。
    随声逐色谁敲点,拍手归来笑一
  • 3
    [唐]
    越鸟栖不定,孤飞入齐乡。
    日暮天欲雨,那兼羽翎伤。
    州民言刺史,蠹物甚于蝗。
    受命大执法,草草是行装。
    仆隶皆分散,单车驿路长。
    四顾无相识,奔驰若投荒。
    重门下长锁,树影空过墙。
    驱囚绕廊屋,(角戢)(角戢)如牛羊。
    狱吏相对语,簿书堆满床。
    敲枷打锁声,终日在目旁。
    既舍三山侣,来余五斗粮。
    忍学空城雀,潜身入官仓。
    国中天子令,头上白日光。
    曲木用处多,不如直为梁。
    恐孤食恩地,昼夜心不遑。
    仲夏天气热,鬓须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