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陈晦父赴十三韵》

古人取远士,得一以为豪。
江左贡千百,选抡今始劳。
占对混童厮,趋跄偕吏曹。
以兹寓绳准,弃髓索皮毛。
遂乃考卷业,成文喧诵号。
其次严保举,虚牍相笼叨。
富儒坐可得,贫儒走滔滔。
有司见其然,厌贱如蓬蒿。
谁知真儒者,理黜宁不遭。
陈生青紫门,佐书越江皋。
秩满在选中,家寒无所操。
虞翻显凭易,买臣进缘骚。
吴士例则然,且毋衔名高。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古人的经历和境遇为题材,通过对古代取士制度、教育方式、社会阶层等问题的深入剖析,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公平公正的追求。 首段描绘了古代取士制度的艰辛,通过江左贡千百人,但只有少数人能够被选中,而大多数人则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种描述反映了古代取士制度的不公平性和竞争的激烈性。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占对混童厮、趋跄偕吏曹等场景,表达了对教育公平性的关注。他认为,应该以教育为绳准,抛弃只注重表面而忽视实质的做法。 随后,诗人对教育成果进行了描述,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才,而不是只注重表面的荣誉和虚名。同时,他也指出了贫儒在教育中的困境,表达了对社会阶层不公的关注。 诗人在描述古代取士制度时,也提到了官员选拔的问题。他认为,官员选拔应该注重实际能力和品德,而不是只看重名声和地位。 最后,诗人以陈生青紫门、佐书越江皋等例子,表达了对公平公正的追求。他希望有更多的真儒者能够得到公正的待遇和机会,而不是被忽视或排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平公正的关注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取士制度、教育方式、官员选拔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批判。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值得一读。
诗词关键字: 保举 蓬蒿 儒者
相关诗词
  • 1
    [明]
    人皆竞荣达,君独嗜编撰。
    廿载历中外,蹉跎寡青眼。
    朅来共为郎,相过每一莞。
    溪水鸣小筵,花林具薄馔。
    修礼或五浆,飧和讵一盏。
    直衷肩卫巘,博物跂郑产。
    鼯鼠涣群疑,竹书征脱简。
    伊余硁硁心,相得意何限。
    一朝江浦别,重觌杳未僝。
    春梦两悠悠,觉来泪痕潸。
    我闻天中山,青霞接蒐沄。
    何时携谢诗,青天醉新盏。
  • 2
    [宋]
    天宇修眉浮太华,晚晴浓绿新如画。
    何似文君蹙远山,秀色可餐清更雅。
    人知泼黛青孱颜,共喜眉宇修弯环。
    不知是中石蕴玉,遂能发彩惊尘寰。
    美人美人隔秋水,娟娟静淑金闺裹。
    其人如玉德满身,笑杀西湖比西子。
    杜陵破帽随金鞍,心醉归来空掩关。
    不须更问许玉斧,二十四山如髻鬟。
  • 3
    [宋]
    西山影淡水无声,知道扁舟破晓行。
    我欲梦魂随去棹,君应望眼断高城。
    红莲绿水官中事,白酒黄花客里程。
    从此郁孤台上月,十分知为故人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