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汪颜复秋江堂》

拂衣何必归沧洲,黟水不减沧江流。
本有渔砚带苍藓,且无叠鼓惊眠鸥。
风洋霞光笛声晚,云压雁影芒花秋。
客子还能念乡土,今年更作新安游。
作品赏析
这首诗《拂衣何必归沧洲,黟水不减沧江流》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拂衣何必归沧洲,黟水不减沧江流”,诗人以“沧洲”借指归隐之地,表达出一种对归隐的淡然态度。而“黟水”则象征着山水之美,与“沧江流”相比,毫不逊色。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颔联“本有渔砚带苍藓,且无叠鼓惊眠鸥”,诗人以“渔砚”象征着他的隐逸生活,而“苍藓”则代表着自然之美。这里表达出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同时,“且无叠鼓惊眠鸥”也表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尊重,没有惊扰到鸥鸟的生活。 颈联“风洋霞光笛声晚,云压雁影芒花秋”,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晚景图,风、洋、霞光、笛声、云、雁影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芒花秋”则象征着秋天的丰收和宁静。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尾联“客子还能念乡土,今年更作新安游”,诗人表示,虽然他热爱山水和生活,但他也关心乡土,愿意为家乡的新安游而尽一份力。这也表现出他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家乡的深情厚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诗词关键字: 沧江 笛声 乡土
相关诗词
  • 1
    [清]
    惨淡兵戎春复秋,浊醪谁信造千忧?
    战场故鬼把新鬼,世事前沤散后沤。
    驱逐几同秦失鹿,动势只愧鲁无鸠。
    何时浩荡轻鸥去?
    一舸鸱夷得少休。
  • 2
    [清]
    薰风拂池塘,明霞映洲渚,荡漾木兰船,采莲不知暑。
    莲花如锦叶如盖,芳香自送摇清籁,疑有天孙为弄梭,不然洛浦飘衣带。
    采莲采莲夏复秋,青青苇岸忽白头。
    徘徊不觉露华湿,独喜红芳载满舟。
  • 3
    [清]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
    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
    已闻右甄溃,复见左拒残。
    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
    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
    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
    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