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观村中祷雨三首》

昨日苗穗赤,今朝洒然青。
颇知穷旅人,百金换颜形。
念尔虽微根,同禀造化灵。
自古有枯旱,人类几千齿。
恐是自生化,难皆问苍冥。
野草人不邻,何独不凋零。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野草的深深敬意和感慨。诗中通过对野草生长过程的描绘,以及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首联“昨日苗穗赤,今朝洒然青”,生动描绘了野草的生长过程,昨日还是微小的苗穗,今日已经生机勃勃,青翠欲滴。这不仅是对野草生命力的赞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颔联“颇知穷旅人,百金换颜形”,诗人以“穷旅人”自喻,表达了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然而,即使生活再艰难,野草依然坚韧不拔,用它的绿色装点了世界。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念尔虽微根,同禀造化灵”,诗人对野草的微小根茎表示敬意,认为它们同样禀赋了天地之灵气。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以及对自然的感恩之情。 尾联“野草人不邻,何独不凋零”,诗人进一步将野草与人对比,指出人并非永恒不凋零,而野草却能在风霜雨雪中顽强生存。这一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整首诗通过对野草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诗人的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读来令人感动。
诗词关键字: 旅人 野草 造化
相关诗词
  • 1
    [唐]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 2
    [唐]
    六府且未盈,三农争务作。
    贫民乏井税,塉土皆垦凿。
    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
    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銍获。
    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
    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
    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
  • 3
    [宋]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