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睢阳截然当贼中,婴城既久粮食空。 矢死不降有二公,更史皎皎书其忠。 国家涵养自建隆,上至鹓鹭下罴罴。 一节一义皆获通,无不昭然简宸衷。 建炎多难谁奋躬,开门纳降何匆匆。 达官尚尔况困穷,嗟嗟唐侯一何雄。 抽砖击敌甘命终,愿以颈血污刃红。 精诚贯日亘云穹,上彻九重达尧聪。 诏令血食居镇东,激昂臣子忠勇风。 嘉名千古齐华崧,王仙作诗美抗戎,岂比尔雅诂鱼虫。 |
| 这首诗是作者为纪念两位忠烈而死的宋朝将领所作,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首段描绘了睢阳城内激烈的战斗场景,城内粮食匮乏,将士们矢志不降,而两位英勇的将领则以他们的忠诚和坚贞,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希望和勇气。 二至四段则赞扬了宋朝的涵养和仁政,以及一节一义的通达,这些政策使得人们得到了尊重和认可。然而,在建炎年间,许多人都面临着困难和困境,这使得人们更加怀念那些英勇奋战的将士们。 五至八段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唐侯的敬仰之情。他虽然身处困境,但却依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尊严,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抵抗敌人。这种精神令人感动,也让人感叹他的英勇和豪情。 最后一段则是表达了对诏令血食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忠勇之风的激励和赞美。这首诗的结尾部分,作者用王仙作诗的美句来赞美抗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同时也用“岂比尔雅诂鱼虫”来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两位忠烈将士的赞美和对建炎年间的艰难时局的感慨,表达了对宋朝仁政的感激和对忠勇之风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坚守信仰和尊严,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