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病中戏成》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于春去人逝的伤感之情,表达了对往事的怀恋之情,以及与情人分别的失落之感。
首句“怕病偏生病”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怜惜之情。作者说自己怕病,却偏生病,也就是愈是担心愈会发生,作者把这样的情境放入春天里,便凸显出春天让人更为难以抵挡的魅力。同时,“怕病”也可理解为“心病”,而这种“心病”源于春天,也是春天引起的相思之情,由此也暗示了诗人与情人的分离,离情伤春,因此也表现出春天的忧伤。
次句“伤春更送春”将作者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伤春是因为春天终将逝去,而送春则是眼看着春天离去却无法挽留。这样的矛盾和纠结让作者的心情更加沉重和痛苦。
第三句“燕莺休告诉”则表现了作者的决绝。燕莺是春天的象征,作者不希望它们告诉任何关于春天的消息,似乎是在暗示自己不要去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以免更加痛苦。
最后一句“我亦有情人”是作者的自我安慰,也是对往事的怀念之情的表现。虽然燕莺不能告诉关于春天的消息,但是作者仍然有情人,也似乎是在告诉自己,虽然春天已经逝去,但是爱情仍然存在,生活仍然有希望。
整首诗以伤春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怜惜之情和对往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与情人分别的失落之感。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
创作背景
《三月晦日病中戏成》是明朝诗人苏澹在病中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在病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流逝,因此以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具体的创作背景,如诗人的生活经历、病情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但是,从诗歌本身来看,诗人通过描绘病中的景象和心情,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时间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哲思和人文关怀。
相关诗词
-
寺溪临使府,风景借仁祠。
补衮周官贵,能名汉主慈。
卧云知独处,望月忆同时。
忽枉缄中赠,琼瑶满手持。
-
水亭新得月,坐对白苹洲。
共说一夜话,惜无多日留。
手抄诗许借,口诵呪如流。
最羡同吟处,对床风雨秋。
-
生计无聊更问津,凤衰真笑楚狂人。
何如直取卢家女,耗尽雄心送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