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人远行迈,道经折羊肠。 五月日如赭,履地犹探汤。 濯汗无广阴,赴渴谁馈浆。 去未定还期,隙月知空床。 儿小莫应门,妾身当虎狼。 峻岨作高台,日日永相望。 |
| 这首诗以一位良人的口吻,表达了对远行在外的担忧和思念。 首句“良人远行迈,道经折羊肠”,诗人以一种深情而略带哀怨的口吻,表达了良人远行的决心和经过曲折的山路。这不仅描绘了良人远行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五月日如赭,履地犹探汤”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五月的炎热天气,大地如同赭色,行走在地上如同探汤,进一步表现了远行路途的艰辛。 “濯汗无广阴,赴渴谁馈浆”两句,诗人表达了远行之人对于水源的渴望和对于身体的照顾。他们需要不断地清洗汗水,但无暇顾及阴凉之地,只能不顾一切地奔赴口渴,渴望着有人能够送来水。 “去未定还期,隙月知空床”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远行之人未来的不确定和对于空床的感知。他们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只能默默地等待空床的寂寞。 “儿小莫应门,妾身当虎狼”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儿女的担忧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他们太小,不能应对门铃之事,而自己却要面对虎狼般的危险。 最后,“峻岨作高台,日日永相望”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远行之人日夜思念的情感和对于高台的渴望。他们只能在高台上相望,期盼着远行之人早日归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表达了诗人对远行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担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远行之人的坚韧和勇敢。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