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动阴山雪满郊。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塞外行军图,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以及行军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边疆将士们艰苦而又充满斗志的生活。
首句“黄沙风卷半空抛”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描绘了塞外黄沙飞扬,风吹沙石,如半空抛物的景象,展现了边疆环境的恶劣。接着“云动阴山雪满郊”描绘了阴山(山脉)白雪皑皑的景象,为这幅荒凉的画卷增添了一抹寒冷和肃杀的气氛。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这两句描述了边疆将士们的生活,他们寻找水源,移动帐篷,射箭狩猎,保持警觉和战斗状态。表现出他们的艰苦生活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荒凉和艰苦。鸟儿因霜冻的果实而啄食,马儿在冰河上奔波渴得狂跑,这些细节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
最后“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两句描绘了将士们在高原肥沃草地上的生活场景。他们夜晚在林间生火,享受着丰盛的食物和温暖的篝火,表现出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也有着温馨的一面。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行军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边疆将士们艰苦而又充满斗志的生活。诗中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对边疆将士们的坚韧精神深感敬佩。
|
创作背景
赵延寿的《塞上》是一首描绘边疆戍卫生活的五言律诗。对于该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测:
1. 唐代边疆政策:唐朝时期,国力强盛,但也经常面临边疆民族的威胁。因此,唐朝政府实行了较为积极的边疆政策,加强了边疆的防守和戍卫。
2. 诗人经历:赵延寿是一位唐代诗人,曾担任过军官,有可能亲身经历过边疆戍卫的生活,因此写下了这首《塞上》。
综合以上两点,可以推测赵延寿的《塞上》是在唐代边疆政策背景下,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而创作的。该诗通过描绘边疆风景和戍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士兵的艰辛付出的感慨和敬意。
相关诗词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