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郑明举香》

手匀沉实伴兰荪,著壁青烟未有痕。
掩鼻新来憎甲俗,拂衣无处避膏昏。
不成乱臭须持枣,却恐偷生误返魂。
寄语山间郑夫子,年来悬麝厌当门。
作品赏析
这首诗《手匀沉实伴兰荪,著壁青烟未有痕》是一首赞美兰荪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兰荪的喜爱和欣赏之情。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兰荪的描绘和赞美,充满了情感和想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兰荪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手匀沉实伴兰荪”,这是对兰荪的一种赞美方式。作者用“沉实”来形容兰荪的香气,表达了兰荪的香气深沉而浓郁,给人一种沉稳而持久的印象。同时,作者也用“伴”字,表达了兰荪与兰荪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衬托的关系。 接着,“著壁青烟未有痕”一句,描绘了兰荪的香气如同青烟一般,轻盈而持久,不会留下痕迹。这表达了作者对兰荪香气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兰荪的敬仰之情。 “掩鼻新来憎甲俗,拂衣无处避膏昏”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兰荪香气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不理解兰荪香气的人的厌恶之情。作者用“憎甲俗”来形容那些不理解兰荪香气的人,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不满和反感。同时,“拂衣无处避膏昏”也表达了作者对那些香气过于强烈的人的无奈和无奈。 最后,“不成乱臭须持枣,却恐偷生误返魂。寄语山间郑夫子,年来悬麝厌当门。”这两句则是对兰荪香气的进一步赞美和描述。作者认为兰荪的香气不是一种令人讨厌的臭味,而是一种能够令人陶醉的香气。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那些使用麝香等香料来掩盖自己气味的人的不满和反感。最后一句则是对那些能够欣赏兰荪香气的人的赞美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兰荪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兰荪的喜爱和敬仰之情。通过对兰荪香气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那些不理解美好事物的人的不满和反感,以及对那些能够欣赏美好事物的人的赞美和期待。
诗词关键字: 掩鼻 偷生 青烟
相关诗词
  • 1
    [明]
    林园春雨余,竹色浮绿雾。
    美酒生微波,残梅杂芳树。
    尘暄隔清池,玄赏惬幽趣。
    偶同文翰游,及此良时遇。
  • 2
    [唐]
    失计为卑吏,三年滞楚乡。
    不能随世俗,应是昧行藏。
    白璧空无玷,黄沙只自伤。
    暮天乡思乱,晓镜鬓毛苍。
    灰管移新律,穷阴变一阳。
    岁时人共换,幽愤日先长。
    拙宦惭知己,无媒悔自强。
    迍邅羞薄命,恩惠费馀光。
    众口诚难称,长川却易防。
    鱼竿今尚在,行此掉沧浪。
  • 3
    [唐]
    他人岂是称才术,才术须观力有余。
    兵乱几年临剧邑,公清终日似闲居。
    床头怪石神仙画,箧里华笺将相书。
    更欲栖踪近彭泽,香炉峰下结茅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