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塞楼》
楼上何由楚塞名,楚人曾此设重扃。 固知宇宙同文轨,聊把江山作障屏。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一座楼阁的景色和情感。首句“楼上何由楚塞名”直接点明楼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它与“楚塞”的关系,暗示这座楼阁曾经是楚地的标志性建筑,现在却被阻塞在“楚塞”之外,无法被外界所知。第二句“楚人曾此设重扃”则通过“楚人”这个概念,强调了这座楼阁的古老和悠久。
“固知宇宙同文轨”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宽广、开放的世界观。这里用“宇宙同文轨”来比喻地球上的各个地区和民族都应尊重和欣赏彼此的文化和文明,以尊重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事物和文化。诗人以此表达了他对不同文化共存共荣的认可和期望。
“聊把江山作障屏”这句话描绘了楼阁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有一种象征意义。在这里,“江山”可以被理解为自然的景观,同时也是祖国河山的象征。诗人把江山作为“障屏”,意为将江山作为保护自己、抵挡外敌侵扰的屏障。这里表现出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楼阁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不同文化共存共荣的认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
创作背景
《楚塞楼》是宋朝诗人黄播的一首诗。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个人经历以及心境有关。要了解《楚塞楼》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时代背景:宋朝时期,国家繁荣,文化昌盛,诗词成为了文人雅士表达情感、描绘景象的重要手段。黄播作为当时的文人,自然也会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
2. 地点与环境:诗题为《楚塞楼》,说明诗歌内容与楚地的塞楼有关。楚塞楼可能是当时的一处名胜或景观,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3. 个人经历与心境:黄播作为诗人,可能在生活中遭遇了某种境遇或产生了某种感慨,想要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楚塞楼作为观察与感悟的对象,成为了诗人情感表达的载体。
综上所述,《楚塞楼》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文化氛围、楚地的景观以及诗人黄播的个人经历与心境有关。
相关诗词
-
寺隔海山遥,帆前落叶飘。
断猿通楚塞,惊鹭出兰桡。
星月浮波岛,烟萝渡石桥。
钟声催野饭,秋色落寒潮。
旧社人多老,闲房树半凋。
空林容病士,岁晚待相招。
-
楚塞望苍然,寒林古戍边。
秋风人渡水,落日雁飞天。
第二百五十八卷
-
堂堂七尺,懔一时人物,孤映三蜀。
闲雅风流豪醉后,犹有临邛遗俗。
十载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
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
落笔妙语如神,两章入手,不觉珠盈掬。
从此西归荣耀处,宁假华旌高纛。
乐府新声,郢都余唱,应纪阳春曲。
老夫一醉,故人高义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