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偶成》

晚望荒城重感嗟,十年行客倦思家。
渚田稻薄无来雁,庭树枝寒少宿鸦。
书为在官长废读,酒因多病久停赊。
何时日暖寻初约,同探疎梅几著花。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晚望荒城重感嗟,十年行客倦思家。”诗人晚望荒城,回忆起十年来的漂泊生涯,不禁感慨万千,思念家乡。荒城,荒芜之城,一方面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另一方面也寓示了家乡的安宁与美好。“倦思家”三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渚田稻薄无来雁,庭树枝寒少宿鸦。”诗人眺望远处,看到稻田稀薄,没有南飞的大雁,树枝在寒风中摇曳,宿鸦也不见了。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描绘荒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颈联“书为在官长废读,酒因多病久停赊。”诗人反思自己,因为公务繁忙而忽略了读书,因为身体多病而无法畅饮。这里通过自我批评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何时日暖寻初约,同探疎梅几著花。”诗人期盼着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与亲朋好友一同探访疏落的梅花,享受天伦之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渴望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寓情于景、自我批评和期盼的方式,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孤独,使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感人。
创作背景
《偶成》是宋朝诗人汪梦雷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作者本人在反对王安石变法之后,被贬谪回到洛阳,心中难免有所感慨,于是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思考。其次,从诗歌内容来看,作者表现了一种安闲的心态,这种安闲来自于作者内心的强大以及对天道至理的准确把握,这也是作者在经历人生波折后的一种体悟和感慨。因此,《偶成》可以说是汪梦雷在特定的人生阶段和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心境和哲学思考的作品。
诗词关键字: 官长 树枝
相关诗词
汪梦雷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