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视沧溟,屏山掩映,万重松桧森然。 金波滚滚,云锁翠峰巅。 书对清光浩渺,更阑显月印新鲜。 圆明聚,红霞影里,捧出洞中仙。 无初真面目,如今了了,高卧云轩。 为丹炉无漏,颐养三千。 圣祖垂光下降,诸天举、婴子朝元。 功成也,金书紫诏,常在玉皇前。 |
| 这首诗是赞美道教神仙信仰的,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神仙生活,表达了对道教信仰的敬仰和追求。 首先,诗中描绘了屏山掩映、松桧森然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接着,又描绘了月光下的清辉美景,金波滚滚、云锁翠峰,表现出一种宏大、壮观的景象。这些景象都为神仙信仰提供了背景和环境。 其次,诗中提到了“洞中仙”、“婴子”,这些都是道教神仙信仰中的重要形象,代表着道教神仙的修炼和成就。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形象,表达了对道教神仙信仰的敬仰和追求。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道教修炼的感悟和理解。诗人说“无初真面目,如今了了”,表达了对修炼过程的深刻理解,即修炼需要不断探索和领悟,最终才能达到“高卧云轩”的境界。 最后,诗中还提到了“圣祖垂光下降,诸天举、婴子朝元”,表达了对道教神仙信仰的崇高地位和神圣性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神仙形象和修炼过程,表达了对道教神仙信仰的敬仰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修炼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