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水帘洞》

径平草木深,幽碧日以积。
遂使水帘胜,咫尺千里隔。
真源不可问,惆怅净色白。
窟石冷秋根,何由漱云液。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山间风景的诗,它通过描述一条宁静的小径、树木丛生、水帘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叹和对未知的敬畏之情。 首两句“径平草木深,幽碧日以积”,描绘了一条平坦的小径,两侧草木丛生,青翠碧绿,日复一日变得更加深沉幽静。这种景象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间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遂使水帘胜,咫尺千里隔”,描述了水帘的壮观景象,使咫尺之地似乎远隔千里。这进一步强调了山间的深远和广阔,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第四句“真源不可问,惆怅净色白”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疑惑。自然的真谛是无法探寻的,只能惆怅地看着这净色的白,即山间的白色。这体现了作者对未知的敬畏和困惑。 最后两句“窟石冷秋根,何由漱云液”,描绘了作者对山间岩石和秋根的观察,想象它们会如何吸收云雾之液。这表现了作者对山间生态的想象和向往,也体现了他对山间清泉、云雾之液等自然资源的向往和憧憬。 整首诗通过描述山间的小径、草木、水帘、岩石和秋根等元素,展现了山间的深远、广阔、美丽和神秘。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敬畏和向往之情。这种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
创作背景
程诰的《水帘洞》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创作背景可能是作者游览了水帘洞这一自然景观,被其壮美的景色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水帘洞位于中国福建省武夷山,是一个有着丰富自然景色的地方,这可能为作者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此外,明朝时期文学繁荣,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情感抒发,这也为《水帘洞》的创作提供了文化背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
诗词关键字: 水帘 咫尺 草木
相关诗词
  • 1
    [唐]
    乱泉飞下翠屏中,名共真珠巧缀同。
    一片长垂今与古,半山遥听水兼风。
    虽无舒卷随人意,自有潺湲济物功。
    每向暑天来往见,疑将仙子隔房栊。
  • 2
    [宋]
    读书避世喧,结庐五云表。
    澹泊足生涯,诘曲藏深杳。
    仰观红日近,俯视众山小。
    沧溟舞澎湃,云气度浩渺。
    乔松蔓翠萝,绝壁挂啼鸟。
    一派从天来,长练挂木杪。
    海鸥忘机智,峒蝶惊飞绕。
    亦知山房静,而被俗客扰。
    作诗寄殷勤。
    努力须壮少。
    他年腾踏去,蕙账猿惊晓。
  • 3
    [宋]
    九天飞坠水晶垂,不着人间一点埃。
    六月惊蜚霜色皎,四时长作雨声来。
    春晴野燕飞难入,月冷山风吹不开。
    我欲倚藤看空翠,凭谁挂向白云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