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观人读《春秋》》

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
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是一首表达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政治状况不满的诗。它通过描绘一种对儒家思想逐渐淡漠,对霸道政治有所期待,以及乱臣无惧的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状况的不满和忧虑。 首两句“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变化的观察和感受。他发现,人们对于儒家思想的重视程度日益减弱,甚至被轻视,这让他感到十分忧虑。同时,他也看到有些人开始将霸道政治视为一种可取的政治方式,甚至有人对此感到羞耻。这种对儒家思想的淡漠和对霸道政治的期待,反映出当时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和扭曲。 接下来的两句“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不满。他认为,那些乱臣贼子无所畏惧,肆无忌惮,这让他感到十分痛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读书还有什么用呢?读《春秋》又有什么用处呢?《春秋》是一部记录历史的重要典籍,通常被视为儒家经典之一,代表着道德、伦理和政治秩序的规范。然而,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经典已经无法为人们提供指导和帮助了。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政治状况的不满和忧虑。诗人通过对比儒家思想和霸道政治,以及乱臣贼子的行为,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无序。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忧虑和不满的诗篇,它反映了当时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和混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 1
    [清]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 2
    [近代]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 3
    [宋]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
    来时诵我伴牢愁。
    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
    锦囊来往几时休。
    已遣蛾眉等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