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
一榻江色近,夜气欲空蒙。 柔橹晚潮上,寒灯深树中。 四山杳烟雾,月华忽陵空。 我亦众念息,帘影空玲珑。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题目并不为人所知,但在赏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够看到一幅美丽的江景图。
首联“一榻江色近,夜气欲空蒙”,诗人用“一榻”来描绘江景,让人感受到江水的清澈和宽广。而“夜气欲空蒙”则表达了夜晚江面的朦胧之感,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颔联“柔橹晚潮上,寒灯深树中”,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象。晚潮上的柔橹声,让人感受到江边的宁静和安详;深树中的寒灯,则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两句诗将听觉和视觉相结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颈联“四山杳烟雾,月华忽陵空”,诗人用“四山杳烟雾”描绘了四周山峦的朦胧之感,而“月华忽陵空”则表达了月光的美丽和神秘。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象和月光相结合,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尾联“我亦众念息,帘影空玲珑”,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通过“众念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淡泊,而“帘影空玲珑”则描绘了帘幕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玲珑剔透,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江景的美丽和神秘。同时,诗人也通过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其内心的平静和淡泊。整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读起来让人感到轻松愉悦。
|
创作背景
《台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是宋代诗人林宪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宋代的历史、文化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
首先,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佛教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兜率寺作为佛教寺庙,自然是当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诗人林宪游览兜率寺,感受到了寺庙的宁静、庄重和神秘,从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其次,林宪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对这首诗的创作产生了影响。诗人在游览兜率寺时,可能正处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对人生、命运等有着独特的感悟。这些感悟与寺庙的环境相融合,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宋代的佛教文化、诗人的个人经历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悟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寿花戴了。
山童问、华庚多少。
待瞒来、又怕旁人笑。
况戒腊、淳熙可考。
大衍之用恰恰好。
学易後、尚一年小。
谢屐唐衣眉山帽。
薰风送下蓬岛。
生巧。
吕翁昨夜锺离早。
又曾参、两个先生道。
又也曾偷桃啖枣。
百屋堆钱都不要。
更不要、衮衣茸纛。
但要酒星花星照。
鹘笑到老。
-
伽陀坐断碧岩阴,手眼无非利物心。
借我初庚涤袢暑,泠风美荫木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