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别师》

劫火烧成烈焰城,煎下无计拯众生。
请师少念清凉境,此是西天第一程。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佛教中的生死轮回和涅槃寂静的观念。诗中描绘了劫火焚烧的悲惨场景,象征着生死轮回的无常和苦难。接着,诗人呼吁人们寻求清凉境地,即涅槃寂静的境界,这是佛教修行追求的最终目标。 “劫火烧成烈焰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生死轮回的无常和苦难,劫火象征着无尽的苦难和无常的变化。烈焰城则象征着苦海无边,人们在其中不断挣扎,无法逃脱。 “煎下无计拯众生”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生死轮回的无情和痛苦,如同煎熬下的众生无法得到解脱。诗人在此呼吁人们寻求解脱之道,寻求清凉境地。 “请师少念清凉境”一句,诗人呼吁人们寻求清凉境地,即涅槃寂静的境界。这是佛教修行追求的最终目标,意味着摆脱生死轮回的束缚,达到永恒的平静和安宁。 “此是西天第一程”一句,则暗示了涅槃寂静的境界是佛教修行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西天是佛教中的极乐世界,是修行者最终要达到的境界。第一程则强调了这一步的重要性,只有迈出这一步,才能走向最终的解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佛教中生死轮回和涅槃寂静的观念,呼吁人们寻求清凉境地,即摆脱生死轮回的束缚,达到永恒的平静和安宁。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理解和追求,也表达了对众生苦难的同情和关怀。
创作背景
**释成明的《别师》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僧侣生活、与师父的离别以及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有关**。他可能因某种原因需要离开他的师父,这首诗就是为了表达这种离别的情感而创作的。同时,作为一位僧侣,他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也可能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 以上只是推测,如想了解确切的创作背景,还需要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
诗词关键字: 烧成 烈焰 西天
相关诗词
  • 1
    [唐]
    禅栖忽忆五峰游,去著方袍谢列侯。
    经启楼台千叶曙,锡含风雨一枝秋。
    题诗片石侵云在,洗钵香泉覆菊流。
    却忆前年别师处,马嘶残月虎溪头。
  • 2
    [宋]
    栝苍古名郡,生齿三万家。
    我昔自仙殿,捧诏临军牙。
    清心治期月,讼息民无哗。
    雄公真大士,宴坐绵几华。
    驾言造梵宇,室迩惊人遐。
    迎门虎溪屐,布地牛头花。
    庭松偃翠盖,涧泉潄金沙。
    坐闻狮子吼,归恨踆乌斜。
    驿召还上都,腾装即修路。
    别师黄金园,赠我碧云句。
    我归步赤墀,代言红药署。
    弹指知苦空,观心得降住。
    藏识惭宿薰,轮回悲晚梧。
    折简问南宗,寄言满缃素。
    绝念契真如,忘筌离文字。
    劫烧虽洞然,龙华决同遇。

  • 3
    [唐]
    南康丹旐引魂回,洛阳篮舁送葬来。
    北邙原边尹村畔, 月苦烟愁夜过半。
    妻孥兄弟号一声,十二人肠一时断。
    往者何人送者谁,乐天哭别师皋时。
    平生分义向人尽, 今日哀冤唯我知。
    我知何益徒垂泪,篮舆回竿马回辔。
    何日重闻扫市歌,谁家收得琵琶伎。
    萧萧风树白杨影, 苍苍露草青蒿气。
    更就坟前哭一声,与君此别终天地。
释成明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