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入桃溪路,仙源信少双。 洞霞飘素练,藓壁画阴窗。 古木愁撑月,危峰欲堕江。 自吟空向寂,谁共倒秋缸。 |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仙境般的美景,表达了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联“曾入桃溪路,仙源信少双”,诗人描绘了自己曾经走过桃溪路,但却很少在仙源找到与之相配的双双鸳鸯。这里的“桃溪路”和“仙源”都是象征着美好的地方,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地方,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而“信少双”则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稀少和珍贵,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颔联“洞霞飘素练,藓壁画阴窗”,诗人描绘了仙境中的景色,洞中飘动的霞光如同白色的绸缎,藓壁上的画窗则透出阴暗的光线。这里的“洞霞”和“藓壁”都是象征着仙境中的美景,而“飘素练”和“画阴窗”则描绘了这些美景的具体细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颈联“古木愁撑月,危峰欲堕江”,诗人描绘了仙境中的景物和环境,古木高耸入云,遮住了月亮,给人以苍茫的感觉;危峰高耸入天,似乎随时都要坠入江中。这里既有景色的美丽,也有对于生命的无常和不可预知的恐惧感的描绘。 尾联“自吟空向寂,谁共倒秋缸”,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孤寂和没有人可以和自己分享美丽的事物和情感的寂寞心情,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无法得到满足的遗憾之情。这里既有对美好的渴望和追求,也有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孤独感的描绘。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无法得到满足的遗憾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仙境般的美景,让人感受到自然和生活的美好。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诗意的美感和情感的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