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杭都洲湖上》
春闱试罢且徘徊,十里荷花浑未开。 笑指西湖且归去,閒时应待我重来。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以轻松愉快的笔调,写了作者科举考试结束后暂时逍遥自在的乐趣,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再次赴考的美好期待。
首句“春闱试罢且徘徊,十里荷花浑未开。”中,“春闱”指的是科举考试,这句诗交代了作者考试结束后的一个特殊心理状态,即犹豫不决、徘徊不定。而“十里荷花浑未开”一句,则以荷花未开的季节特点,暗示出作者内心的悠然和期待。
“笑指西湖且归去,闲时应待我重来。”两句诗中,“笑指”二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作者决定离开前的轻松和愉悦,仿佛是带着胜利的微笑,向西湖告别。而“闲时应待我重来”,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再次赴考的期待和信心,暗示着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科举考试结束后暂时逍遥自在的乐趣和对未来再次赴考的美好期待,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以轻快的笔调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悠闲自在和喜悦之情。
|
创作背景
《至杭都洲湖上》是宋朝诗人方恬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事件和方恬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宋朝时期,经常遭受外族入侵,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方恬作为一位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
同时,方恬本人也可能有过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经历,比如曾经在杭州生活或者游览过西湖等,这些经历都可能成为他创作这首诗的灵感来源。
综上所述,《至杭都洲湖上》的创作背景是宋朝的历史背景和方恬的个人经历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这首诗,方恬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相关诗词
-
恼烟撩露。
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
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
随群暂遣愁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
湖上西风急暮蝉。
夜来清露湿红莲。
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
不知重会是何年。
-
帘外飞花湖上语。
不恨花飞,只恨人难住。
多谢雨来留得住。
看看却恐晴催去。
寸寸离肠须会取。
今日宁宁,明日从谁诉。
怎得此身如去路。
迢迢长在君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