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韩木》

先生来潮南,先生一时屋。
潮南得先生,潮南千载足。
呜呼潮南俗亦淳,先生遗树今犹存。
春山二月春鸟响,游人树底罗酒尊。
尊残倚树初不语,暗觉山翁泪如雨。
山翁之泪良可怜,我生不及元和前。
元和万事已尘土,惟有嵒边留此树。
树本於人果何识,为是先生手亲植。
先生一去今几秋,嵒头满树春风浮。
风从昨夜何{左忄右刘}慓,俨似当年祛鳄色。
鳄鱼东遁不回头,一带寒江绕郡流。
郡人向晚争归舟,树与江波相对愁。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题在“潮南”地区的山水诗,通过对“潮南”地区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一位历史人物——先生的怀念之情。 首联“先生来潮南,先生一时屋。潮南得先生,潮南千载足”,概括了这位先生对“潮南”地区的重要贡献和影响。他来到“潮南”,为当地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使得“潮南”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颔联“呜呼潮南俗亦淳,先生遗树今犹存”表达了对这位先生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潮南俗亦淳”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赞美,而“先生遗树”则是人们对这位先生的敬仰和怀念。 颈联“春山二月春鸟响,游人树底罗酒尊”描绘了春天的山林景色,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游人在树下摆上酒席,享受着春天的美好。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尾联“树与江波相对愁”则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先生的怀念之情,他留下的这棵树和江波似乎都在为他的离去而感到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赞美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创作背景
《韩木》是宋朝诗人黄补为了纪念韩愈而创作的诗歌。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 黄补在潮南见到了韩愈亲手种植的树木,感慨万分,因此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韩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歌通过描述韩愈在潮南的遗迹和当地淳朴的风俗,展现了韩愈对当地的影响和贡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和追思。
诗词关键字: 先生 元和 归舟
相关诗词
  • 1
    [宋]
    层江波静鳄如扫,一亩寒阴禽自呼。
    莫把甘棠比韩木,令人洒涕共长吁。
  • 2
    [宋]
    康成迹寄书带草,玄德祥标羽葆桑。
    名与此山俱不朽,何如烟杪郁苍苍。
  • 3
    [宋]
    燔身介子意何忙,理迹昌黎道更光。
    慷慨一封论佛骨,流离万里入蛮乡。
    孤芳亭角留韩木,遗爱人心比召棠。
    勿谓笔端无造化,如何祛鳄似祛羊。
黄补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