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故夫人陈氏挽章四首》

白首萱堂上,儿孙卓有成。
膝前分粟果,枕上听书声。
风诰将金嵌,莺骖虎玉京。
舍西萝月夜,鸣咽陇泉鸣。
作品赏析
这首诗《白首萱堂上,儿孙卓有成》是一首描绘家庭和睦、儿孙成才场景的诗,充满了温馨和欢乐的气氛。 首联“白首萱堂上,儿孙卓有成”,诗人以萱草常绿、白首常青的形象,象征家庭的和谐与和睦,同时又描绘出儿孙们事业有成的场景。这一句充满了对家庭的热爱和对儿孙们成长的欣慰。 颔联“膝前分粟果,枕上听书声”,通过描述儿孙们孝顺父母、勤奋读书的场景,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儿孙们的成长。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颈联“风诰将金嵌,莺骖虎玉京”,诗人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儿孙们品德和学识的期望。其中,“风诰”指的是《诗经》中的《大雅·烝民》篇,诗人希望儿孙们能够像古人一样有高尚的品德;“莺骖虎玉京”则象征着儿孙们能够达到高尚的境界,如同神仙一般。 尾联“舍西萝月夜,鸣咽陇泉鸣”,诗人描绘了西边萝月之夜的美景,与陇泉之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是对美好景色的描绘,更是对家庭和睦、儿孙成才的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家庭和睦、儿孙成才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热爱和对儿孙们的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温馨、欢乐和美好的情感。
诗词关键字: 听书 儿孙 月夜
相关诗词
  • 1
    [唐]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2
    [唐]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3
    [当代]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